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消除贫富差距,我国调整经济发展模式,由以往粗放式的、追求GDP高速增长模式转向和谐、可持续的增长模式。但在目前的创新体系中,广大低收入人群很难享受到经济进步所带来的创新成果,更难以参与到创新的过程中,这使得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包容性创新是促进经济发展成果惠及社会大多数低收入人群的引擎,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研究西安市包容性创新促进经济的发展,将有利于西安创新体系的转型,实现经济结构的升级,促进西安市经济协调发展。首先,通过对现有的包容性创新文献进行梳理,发现已有文献对包容性创新的机制研究尚不成熟,关于包容性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研究十分匮乏;因此,本文研究了包容性创新的概念、特征,分析出包容性创新与传统创新的区别,并解析了创新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其次,从政府、高校、企业、草根群体多角度分析了中国包容性创新的实践,并结合可持续发展理论,剖析出包容性创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机理和路径。再次,分析了西安市包容性创新的发展现状;从而构建出包容性创新水平的指标体系,并选取2001年-2017年的统计数据,对西安市包容性创新的水平进行测评;然后基于中介效应模型,运用广义矩阵法对包容性创新驱动西安经济发展的路径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包容性创新能够促进西安市的经济发展;包容性创新通过创造新的产品使低收入群体的消费增长,促使价值的增长实现提升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新增就业机会带动就业率的提高,三条路径来促进西安市的经济发展。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的结果,提出了西安市包容性创新的发展对策建议,从提升消费、增加收入、就业率增长、构建服务体系四个方面来驱使包容性创新的发展和进步,对缩小西安市的贫富差距,维持社会的和谐、稳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