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益普遍的传媒对社会性别的形成产生着持续而深入的影响,媒体塑造出符合“理想”的男性形象和女性形象,引导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去模仿、去改变自己。在很大程度上,媒体塑造着我们的性别。因此,本文从一则著名的近代女性期刊——商务印书馆创办的《妇女杂志》入手,探讨它塑造了怎样的女性形象,为当时的女性创造出了怎样的模仿样板,以及民国时期女性的社会生活及社会地位发生了怎样的改变。本文主要内容包括四部分:首先,介绍了《妇女杂志》的创刊背景,创办与发展历程,并就它的编者、作者及读者群进行了分析。其次,论述了《妇女杂志》中塑造的几种典型的女性形象,既包括传统的贤妻良母、节妇烈女形象,又包括代表新女性的女教员和女学生等,并由此得出《妇女杂志》中女性形象的特点:新旧交替、中外杂糅、多元发展的过渡形态特征。再次,分析了民国时期《妇女杂志》中女性形象形成的原因,既有来自于女性自身的原因,也有来自于外在环境的影响与制约。最后,论述了民国时期女性社会生活及社会地位的改变,并剖析了其改变的主要原因:即社会转型及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作为横跨五四运动、活跃在妇女教化领域的《妇女杂志》,其铭刻着鲜明时代特色的丰富内容,既有五四运动前封建伦理纲常束缚下对妇女“三从四德”、“贤妻良母”式的教化,又有五四运动后新式思想影响下对独立自主、女权解放的鼓动;其改革、衍变的历程也诠释着中国妇女由从属走向自立、由家庭走向社会的轨迹。《妇女杂志》的历史也可说是整个中国妇女运动的缩影,民国时期女性的社会生活及社会地位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她们的教育、婚恋、服饰及职业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的转型变迁及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使女性由从属的地位逐渐走向独立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