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世纪以来,散文承续上世纪末的发展态势,保持着鲜活的生命力。写作者们不断探索新的表达方式,努力拓展散文的话语空间。与此同时,学界也对散文理论展开更深入的研究探讨,以求散文健康有序的发展。而标举“在场精神”的“在场主义散文”,即于此氛围中应时而生。其以自觉的理论建构与创作实践对散文写作进行不懈的探索。本论文采用文学文化研究与文本细读相结合的方法,从散文流变史的角度对在场主义散文进行整体的、系统的把握,分析其诞生的社会文化场域背景,剖析其作品的精神守望价值,并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探究其对当下散文写作的意义。本篇论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组成,其中正文部分分为四章。绪论部分介绍在场主义散文的诞生情况,并详细梳理其研究现状,概括本文的创新点和主要内容。第一章探明在场主义散文主张的“在场”写作的精神特质,并对在场主义散文概念进行界定:即新世纪以来创作的、具有“在场精神”的散文文本都属于新世纪在场主义散文的范畴。后面三章的论述均以此界定为依据。第二章以知识社会学为切入点,从社会思潮、传播媒介、散文创作环境等方面探讨在场主义散文的发生发展的深层社会文化背景,并剖析在场主义散文提出的“散文性”研究范式的利与弊。文章认为在场主义散文的诞生对当下散文文体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第三章选取在场主义散文的代表性文本进行细读研判。依据其回望历史与关注当下的两大类书写,分析其文本的介入承担意识和启蒙批判精神,并深度探究其独立、自由书写的丰富内蕴。第四章探讨在场主义散文的文本特征。从散文结构和修辞策略两方面入手,分析在场主义散文在散文文体建构工作上的得与失。结语部分总结在场主义散文的价值与不足,探讨其在厘清散文文体身份、提升散文品格两方面所做的贡献,并分析其未来的发展路向。本论文以在场主义散文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在场主义散文的发生过程、精神向度及文体特征的探讨,分析其散文写作的精神守望意义及文体建构意义,从而肯定在场主义散文作为当下的一个散文流派对新世纪散文发展做出的努力和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