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流动摊贩问题是几十年来一直困扰我国城市管理、城市发展的难题。由于流动摊贩固有形象与城市市容市貌的格格不入以及流动摊贩自身存在的诸如质量、卫生等问题,城市管理者将流动摊贩列入严禁严打对象,意图从根本上“铲除”流动摊贩。然而事与愿违,严打严禁的政策非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流动摊贩问题,反而造成了城管人员的暴力执法和流动摊贩的暴力抗法,流动摊贩依旧活跃在城市的各个区域。解禁的呼声随之高涨,很多城市纷纷对流动摊贩采取疏导为主的管理方式,允许流动摊贩在城市的一些规定场地经营。然而由于缺乏相应的解禁模式下的管理经验、治理方法和技术,解禁后的流动摊贩问题并没有得到明显改观。解禁后流动摊贩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的事实,在全国很多城市创建文明城市、卫生城市的浪潮中,流动摊贩解禁的呼声低落下去了。紧接而来的是对流动摊贩的再次严禁。本文首先通过对国内外流动摊贩现状的研究得出流动摊贩解禁是大势所趋,并通过对长沙市区流动摊贩、市民和政府的问卷调查、对长沙市区流动摊贩聚集场地的现状调查得出流动摊贩聚集场地的形成原因主要有经济原因、文化原因、需求原因和规划原因;流动摊贩聚集场地的形式主要有学校周边型、商业区型、社区型和农贸市场型。在此基础上,运用景观设计学、景观生态学的方法对流动摊贩聚集场地进行景观整治,很好的解决了多个流动摊贩聚集场地的问题,一定程度上解决或缓解了流动摊贩、流动摊贩聚集场地与市民、城市之间的矛盾,使得流动摊贩聚集场地、流动摊贩、市民、城市多者能够和谐共存、共同发展。文章最后通过对长沙市区多个流动摊贩聚集场地的景观整治研究,得出了流动摊贩聚集场地景观整治的基本流程和详细具体的规划设计方法,为流动摊贩聚集场地景观整治在城市中的实践提供指导。对长沙市区流动摊贩聚集场地景观整治的研究将为政府部门对提出流动摊贩实行解禁政策提供技术上面的参考。对长沙市区流动摊贩聚集场地景观整治的研究,将为正在建设和谐社会和两型社会的长沙和全国其他城市解决城市流动摊贩现象提出一个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