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运动动作能力的减退成为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和生活独立性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关注老年人运动动作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精细动作是个体凭借手及手指等部位的小肌肉或小肌肉群,在神经、感觉等多方面协调下产生的小而精确的运动。手的熟练使用被认为是运动能力中最重要的一环,轻微功能障碍即会严重影响一个人的独立生活和生活质量。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手部精细动作能力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但其变化的特点和规律研究还远不够系统;衰老导致的手部肌肉力量和感觉功能等外周因素变化是否直接影响老年人精细动作能力,相关研究尚无定论。这大大制约了有效干预措施的开展。本研究从影响精细动作的外周因素入手,比较不同年龄段的中老年女性多维度精细动作能力、手部肌肉力量和感觉功能的差异,全面分析中老年人精细动作能力的变化特点,深入探讨其精细动作能力下降主要的外周机制。研究结论将为改善中老年人精细动作,提高其独立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和实践依据。研究方法: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选取符合条件的115名(55-79岁)中老年女性参与本研究,并按年龄分为55-60岁组(30人)、61-65岁组(32人)、66-70岁组(33人)、71-79岁组(20人)所有受试者分别进行了如下测试:(1)精细动作能力评估:手指灵活性的插钉和移钉测试;手部动态、静态稳定性测试;双手协调性测试。(2)手部感觉功能评估:手掌食指、拇指、大鱼际、小鱼际的触觉、两点辨别觉的测试。(3)手部肌肉力量评估:手最大握力和手指最大捏力测试。所得数据应用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年龄组间精细动作能力、手部力量和感觉功能的差异。Pearson相关分析确定手部肌肉力量、感觉功能与手部精细动作能力的相关关系。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手部肌肉力量与皮肤感觉功能对手部精细动作能力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1.不同年龄组间手部精细动作能力的比较:(1)手指灵活性:不同年龄组间的定量插钉(P=0.000)、移钉(P=0.001)完成时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66-70岁组插钉、移钉完成时间显著大于55-60岁组(P=0.008),而71-79岁组的插钉速度下降更为明显,其插钉完成时间较其他三组显著延长,移钉速度明显慢于55-60岁组(P=0.000)和61-65岁组(P=0.006)。(2)手部稳定性:66-70岁组手部动态稳定性落后于61-65岁组(P=0.045),71-79岁组落后于其他三组。71-79岁组的静态稳定性明显差于55-60岁组(P=0.003)和66-70岁组(P=0.016)。(3)双手协调性:在执行双手配合环绕光点的任务中,不同年龄组完成任务的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8)。71-79岁组光点环绕速度明显慢于55-60岁组(P=0.001)、61-65岁组(P=0.034)和66-70岁组(P=0.033)。2.不同年龄组间手部肌肉力量的比较:不同年龄组间的手指最大捏力(P=0.001)和手最大握力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71-79岁组的最大捏力明显低于其他三组,其最大握力小于55-60岁组(P=0.000)和61-65岁组(P=0.004)。此外,66-70岁组手握力低于55-60岁组(P=0.004)。3.不同年龄组间手部感觉功能的比较:(1)触觉:不同年龄组间食指、拇指、大鱼际、小鱼际部位的触觉阈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71-79岁组四个部位的触觉阈值明显大于其他三组;66-70岁组的四个部位的触觉阈值明显大于55-60岁组;除食指部位外,66-70岁组其他三个部位的触觉阈值亦明显大于61-65岁组。(2)两点辨别觉:不同年龄组间食指、拇指、大鱼际、小鱼际四个部位的两点辨别觉阈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71-79岁组四个部位的两点辨别觉阈值明显大于其他三组,66-70岁组大鱼际的两点辨别觉阈值明显大于55-60岁组和61-65岁组。4.手部肌肉力量、皮肤感觉功能与精细动作能力指标的相关性分析:(1)在手指灵活性指标中,插钉完成时间与手指捏力和手握力呈相关的负相关,与绝大多数手部感觉功能指标呈显著的正相关,手部肌肉力量越小,感觉功能越弱,其手指插钉类灵活性越差。移钉完成时间与多数感觉指标均呈正相关(拇指两点辨别觉),手部感觉功能不足,其手指移钉类灵活性越差。(2)在手指稳定性指标中,受试者持针出入所能通过的最小孔径倒数与绝大多数感觉功能指标呈正相关(大鱼际触觉除外),手部感觉功能越差,其手部动态稳定性越差。(3)双手协调完成任务的时间与各触觉功能指标和小鱼际两点辨别觉呈正相关,食指、拇指、大小鱼际处的触觉和小鱼际的辨别觉越灵敏,受试者双手协调性越良好。5.手部肌肉力量与皮肤感觉功能对精细动作能力影响效应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分别以精细动作能各指标为因变量,手部力量和感觉功能各指标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去除相应变量后,大鱼际触觉进入插钉类手指灵活性影响因素的方程(R~2=0.152),食指触觉进入移钉类手指灵活性影响因素的方程(R~2=0.109);小鱼际触觉进入手部动态稳定性影响因素的方程(R~2=0.149);拇指触觉进入手部静态稳定性影响因素的方程(R~2=0.038);大鱼际触觉进入双手协调性影响因素的方程(R~2=0.074)。研究结论:1.中老年女性手部精细动作能力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其手部灵活性、稳定性和协调性各动作维度的快速下降年龄拐点并不相同,手指灵活性和动态稳定性可能于65岁以后下降明显,而手部协调性和静态稳定性表现出70岁后加速恶化。2.中老年女性的手部肌肉力量和感觉功能亦受年龄的影响。其下降的年龄规律可能因肌群的大小和感觉类型而略有不同,手臂、手掌肌群力量快速下降可能早于手指肌;触觉功能减弱可能早于辨别觉。3.相比于手部肌肉力量,手部感觉功能可能是影响中老年女性手部精细动作能力的更主要外周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