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十五年来,我国耕地撂荒现象较为普遍,特别是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山区耕地撂荒现象尤为严重,探究区域耕地撂荒自然、社会、经济和政策原因,对于研究区域耕地保护对策和生态环境改善途径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为研究区,利用遥感和农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近十三年来和林格尔县耕地变化和耕地撂荒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对引起耕地撂荒的原因做了深入的分析。研究结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自1996年以来,和林格尔县耕地数量总体呈减少趋势,全县共减少耕地7132.73公顷,以东部山区和南部丘陵区耕地减少最为显著,减少的主要去向是林地、草地和荒草地。(2)耕地撂荒研究结果表明,1996年-2009年间,和林格尔县撂荒地总面积3719.95公顷,撂荒率为3.29%,撂荒地主要集中在东南部山区,撂荒程度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减轻。(3)实证调查分析显示,在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和林格尔县的撂荒现象也逐渐出现,撂荒地主要集中在山坡地和河槽地。农民认为劳动力不足、耕地质量差、收益低是造成耕地撂荒的主要原因,自然灾害与政策因素也影响着耕地撂荒。到目前为止,和林格尔县的耕地撂荒对粮食产量还没有造成明显影响。(4)综合分析耕地撂荒原因可知,自然灾害是造成耕地撂荒的一个重要因素,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因素是驱动耕地撂荒的根本原因,同时一些社会因素、国家和地方政策也是影响和林格尔县的耕地撂荒的直接和间接因素。针对上述研究结果,为保证和林格尔县2020年耕地保有量,保障粮食安全,政府应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对农户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农民爱惜耕地的自觉性;加强政策建设,遏制耕地撂荒现象;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安置移民,解决土地利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