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增城撤市设区的挂牌成立,“现代化中等规模生态城市”这一新的城市定位将更符合增城区城市发展。然而,如何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完成增城区城市定位和功能的成功转型,是规划师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以增城中心城区为研究区,基于各级道路,自然水体和生态红线将整个研究区域分割成144个基本单元。通过分析研究区现状城市密度分布规律,得出密度分布的基本特征,在结合国内外强度分区、密度分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AHP层次分析法建立判断矩阵得出密度分布影响4因子:公共服务因子、综合交通因子、绿化环境因子和政策驱动因子的权重。然后从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微观层面建立密度分区综合模型。宏观层面,通过预测研究区人口规模,推测出总建设用地和各类主要建设用地规模;中观层面,建立综合交通子模型、公共服务因子模型、绿地环境因子模型和政策驱动因子模型,评估各基本单元的通达度和承载力,然后反向考虑保护导向指标绿地、历史人文保护对模型进行修正,得到密度分区综合模型;微观层面,基于国内大中城市经验和国家城乡建设用地规范标准,对城市居住和非居住用地建筑量进行预测,并在此基础上完成建设用地和建筑量在各级开发强度内的分配。以上,在宏观、中观、微观层面上,确定了现状密度分析、影响因子权重确定、模型构建、密度分配的城市密度分区研究体系。研究最后对增城中心城区城市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为增城区未来城市规划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