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南襄盆地泌阳凹陷为东部富油凹陷,致密油气较为富集,但前人对该区致密砂岩储层研究较少,本文选取泌212、泌216、泌246、程1、安84五口取芯井中核桃园组三段致密砂岩样品进行物性、X衍射、薄片、扫描电镜、低温氮气吸附、高压压汞、核磁共振等测试分析,对泌阳凹陷致密砂岩储集空间进行精细表征并建立了储层的分级评价标准。通过铸体薄片与场发射扫描电镜等图像观察,将泌阳凹陷核三段致密砂岩储层储集空间分为粒间孔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襄盆地泌阳凹陷为东部富油凹陷,致密油气较为富集,但前人对该区致密砂岩储层研究较少,本文选取泌212、泌216、泌246、程1、安84五口取芯井中核桃园组三段致密砂岩样品进行物性、X衍射、薄片、扫描电镜、低温氮气吸附、高压压汞、核磁共振等测试分析,对泌阳凹陷致密砂岩储集空间进行精细表征并建立了储层的分级评价标准。通过铸体薄片与场发射扫描电镜等图像观察,将泌阳凹陷核三段致密砂岩储层储集空间分为粒间孔、粒内孔、裂缝三大类,其中以粒间孔与粒内孔为主,再根据矿物组成将粒间孔进一步划分为石英及长石粒间孔、石英及长石颗粒边缘孔、碳酸盐矿物粒间孔,将粒内孔分为石英及长石溶蚀孔、碳酸盐矿物粒内孔、粘土矿物晶间孔。结合多种实验技术分析,研究区致密砂岩储层中大于1μm的孔隙数量较少,主要发育在石英与长石等矿物的粒间孔中;矿物粒内孔隙数量较多,孔径通常分布在50nm~200nm,对致密砂岩储集空间的改善作用不明显。利用扫描电镜与薄片的镜下观察,结合流体包裹体均一化温度,明确了研究区储层成岩作用类型并建立成岩演化序列,通过反演回剥法将泌阳凹陷核三段储层的成岩作用过程与孔隙度变化过程相结合,结果表明:该区经历了强烈的压实作用与碳酸盐矿物胶结作用,并且持续性的压实作用是造成该区砂岩储层致密化的主要因素。利用高压压汞技术结合其分形理论,探讨了致密储层孔喉结构特征,并对储层进行了分类,结果表明:研究区致密砂岩储层孔隙系统可划分为小孔(<100 nm)、过渡孔(100 nm~1.0μm)、中孔(1.0μm~3.0μm)和大孔(>3.0μm);根据储层中不同类型的孔隙所占比例,可将致密砂岩储层分为4类。结合不同微观孔喉参数与储层物性的相关关系可将致密砂岩储层分为4级,其中,一级储层为优质储层,二级储层为致密砂岩储层中相对优质储层,利用以上划分的储层分级评价标准选取优质储层,为致密砂岩储层的油气勘探与开发提供指导。
其他文献
随着勘探目标逐渐由构造油气藏转向岩性油气藏,人们对储层预测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越来越多的机器学习算法被引入到储层参数预测的研究中,例如神经网络算法和支持向量机算法。神经网络算法计算量大,运算效率低,支持向量机算法需要调节的参数较多。随机森林算法是多棵决策树的集合,可以很好的规避这些缺陷。相比于传统的决策树算法,随机森林算法分类效果更好、预测精度更高,而且不易过拟合,被广泛应
随着人类对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逐渐深入,常规油气资源不断被消耗,不能满足人类需求,非常规油气资源逐渐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相较于常规油气资源,非常规油气储层物性较差,依靠储层自身能量通常无法达到工业油气流,因此需要进行射孔、压裂等增产措施后方可投入生产。射孔作业在井壁岩石上所产生的裂缝作为压裂作业的初始条件,对压裂效果有很大影响。因此,研究射孔作业对其周围岩石的损伤规律十分有必要。本文利用有限元数值模
当今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中积累的数据越来越多,信息泛滥愈加严重。如何从大量的社交媒体数据中挖掘出用户感兴趣的主题,成为当今信息时代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以LDA(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潜在狄利克雷分布)为代表的概率主题模型的出现及发展为解决热门主题的挖掘与特征分析提供了有效途径。微博数据作为重要的社交媒体数据源,对其进行主题挖掘和主题特征分析有着巨大
井中重力测量可以测得地下的重力场特征,由于井中重力测量点距离矿体较近,联合地面重力异常进行视密度反演可以大大提高矿体反演效果,是提高矿产勘查和油气探测的效率的重要方法。为此本文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地下及井中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与装备”,开展井中重力视密度反演和井—地重力联合视密度反演方法研究,为井中重力勘探提供技术支持。为了研究井中重力三分量的响应特征和探测能力,论文基于“点元法”研发了任意密度体的
叠前地震反演是储层预测、流体识别的核心技术,随油气勘探领域逐渐向深部拓展,对中远偏移距地震数据的反演精度需求提高,强介质参数扰动的复杂界面也增加了反演难度。本文研究了远场平面波传播特征方程,并构建了适应力强、精确度高的反射系数近似公式,更加准确地刻画了地震波对介质参数扰动的响应特征。同时基于该近似公式进行叠前地震反演方法研究,提高远道地震数据利用率,改善了反演精度,对中深部层系复杂油气储层勘探具有
低渗透储层成因机制复杂,非均质性严重,导致有利储层预测难度大,直接影响低渗透储层的高效开发。本次研究以大芦湖油田沙三中二砂组低渗透储层为例,开展了沉积相、岩相、成岩作用及储层特征研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研究区目的层段等时地层格架对比,从沉积、成岩、构造作用三方面探讨了低渗储层的控制因素及有利储层特征,预测了研究区有利储层的分布。取得以下认识:(1)研究区位于三角洲前缘的深湖-半深湖,为洪水继续向前
本文在充分调研目前适合油田应用的惰性材料的基础上,从高温下水的变化角度对降滤失剂进行了新的探索。系统研究了5种超细惰性材料的封堵降滤失效果,和2种纳米材料在钻井液中的适用性,用实验室材料制备了4种新型封堵型降滤失剂,以制备的新型封堵型降滤失剂为基础研制出2套共4种适合超高温高盐的封堵型钻井液体系。本文使用人工砂芯在高温高压滤失仪中模拟井下微裂缝、微孔隙滤失量,并作为一种评价封堵型钻井液降滤失剂滤失
薄层是指其双程旅行时间厚度小于入射波调谐厚度(1/4波长)且在常规地震剖面上难以分辨的地层,而薄互层是由不能被地震反射区分出每个单层的多个薄层组成的一套地层。在地震剖面上,因为主频低,薄互层常表现为混合的复合波,地震描述与预测难度很大。而当前薄互层的研究难点是:1、薄互层储层太薄,地震分辨率严重不够;2、因强屏蔽盖层影响,下部反射呈弱信号;3、储层横向非均质性很强,连续性不易追踪与控制。因此,本文
在砂泥岩薄互层、页岩油气层以及裂缝发育地层中,沿不同方向的岩石电阻率不同,即表现为电性各向异性,如单轴各向异性,甚至双轴各向异性。地层电性各向异性存在虽会使电测井响应更加复杂,却也是准确认识地层性质的重要方面,因此,岩石电性各向异性及其测井响应评价成为薄互层、裂缝性油气藏等勘探与开发的关键之一。多分量感应测井仪是为探测与评价各向异性地层而研制的,它可以同时测量九个磁场分量,其丰富的分量信息可用于提
油、气、煤、铀等能源矿产常常同盆共存,其赋存环境、分布位置、成藏(矿)机理、有着密切的联系。塔里木盆地是蕴含丰富矿产的大型叠合克拉通盆地,现已查明丰富的油气资源,具有丰富的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在塔河油田勘探开发过程中发现,奥陶系地层中有铀含量异常高值的现象,而目前对于其分布及成因机理认识程度相对较低。因此本文以塔河油田奥陶系地层中的高含铀段为对象,以岩石学、构造地质学、沉积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