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材料变形演化的微结构调控机制实验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epiecee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材料的增强与增韧为结构优化设计提供基础。然而,材料或构件的变形失效往往起始于内部,材料的结构演化和变形分析需要强有力的三维表征手段。本文结合SR-CT与DVC,以短纤维增强和胶原纤维增韧的材料三维结构演化与内部应变分析为对象进行了研究。首先,对材料内部微结构表征和三维应变演化的必要性进行了探讨,阐明了两者对材料力学性能分析的重要性,彰显了 SR-CT与DVC结合对研究材料变形失效过程中微结构调控机制的重要前景。其次,通过对SR-CT力学加载设备的改进,大幅提高了有效投影角度,实现了三维应变与结构演化的关联分析。然后,结合SR-CT与DVC方法分别对增强材料(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和增韧材料(胶原纤维增韧鹿角材料)进行了实验研究;开展了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内部变形失效机制行为的实验研究,表征了结构分布与应变演化的耦合作用,分析了结构和应变与材料力学性能的关联机制;开展了生物多孔结构材料鹿角的内部力学行为实验分析,发现了内部微裂纹附近的应变集中与微结构演化新现象,提出了损伤失效与增韧机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一、改进了 SR-CT力学加载设备的支撑部件,大幅提高了有效投影角度,为材料撤结构的精确重建提供基础;通过对应变的提取与分析,使应变与微结构的关联分析成为可能,为研究材料失效过程的应变与微结构耦合作用提供了途径。对增加投影角度后的CT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通过对比分析和实验验证对改进设备的有效性进行了讨论。对材料内部三维特征结构(如纤维、孔洞和微管道)进行了提取,为材料变形以及失效过程分析做准备。针对多相复合材料变形不均匀的问题,进一步发展了材料三维内部变形演化分析方法;通过应变集中区的提取,将微结构与应变演化进行关联研究。二、开展了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变形失效机制的微结构调控研究。通过微结构演化和三维内部应变分析,建立了复合材料失效过程应变演化与纤维排布的关联。对短碳纤维增强材料变形不均匀现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把特定区域的应变集中现象与材料微结构关联起来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微结构和应变演化与材料失效过程的关联机制。并对不同构型的纤维排布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分析,讨论了纤维相对于加载方向的倾角和纤维相对位置这两个关键参数对应变分布的影响。三、研究了韧性材料一鹿角多孔结构材料孔洞与微管道的增韧机制。分析了胶原纤维排布、变形演化与损伤失效的过程,提出了微结构排布(形状、位置)对损伤失效形貌的影响。对鹿角试样进行了高分辨率(0.33μm/pixel和0.165μm/pixel)的在线加载实验,密实材质试样有微裂纹扩展,但过程很短难以捕捉。试样断口呈非平面型,分析可知,这是试样特殊的微结构分布所导致的S型裂纹面。变形场演化结果表明,材料在加载过程中的应变分布是不均匀的,且存在着应变集中。在裂纹面位置处的应变集中区明显多于其他区域,这是由于变形局部化导致损伤萌生与发展,进而微裂纹扩展形成裂纹面。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和目的本课题第一部分通过调查门诊抑郁症患者的药物品牌偏好响应度及其对用药依从性和疗效的影响,引导抑郁症患者合理使用有限的医疗资源,实现安全、有效、经济的合
本文从铁路跨越式发展的要求出发,分析了铁路电务部门劳动组织的现状,提出了对其改革的设想及应做好的配套工作.
数学这一学科是小学阶段必修的一门基础学科,几何知识作为小学数学中的教学内容之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要想引导学生学好几何知识,打下良好的几何学习基础,小学数学教师
本文采用旅游资源学、文化遗产学的研究方法,对山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进行了初步分析,为山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提出了思路和途径。
概述了玄武岩纤维在产业用纺织品中的应用和发展现状。分析了玄武岩纤维的特点、发展进程和生产难点,介绍了玄武岩纤维在产业用纺织品中的应用范围和进展。指出:玄武岩纤维在
能源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础资源和战略资源,节约能源是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节能降耗需要全社会共同行动,多管齐下,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报纸
<正>火热的七月,我有幸成为厦门市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对象,怀着一颗火热的心来到南京师范大学参加培训。这几天,聆听了几位专家的讲座,让我有很深的触动,尤其是刘永和老师在讲
材料的微观组织严重影响着其自身的宏观性能,研究表明当材料的晶粒度达到超细晶范围(100~1000 nm)时,材料将表现出独特的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能,材料的强度大幅提高。在众多晶
内源性抗微生物肽是生物体内先天性免疫的重要组成成分,防御素(defensins)是广泛分布于动物和植物界的一类富含半胱氨酸的阳离子内源性抗微生物肽,是内源性抗微生物肽中的一个
利用混酸纯化处理后的碳纳米管(CNTs)修饰玻碳电极(GCE),并在CNTs/GCE基础上构建了DNA修饰电极,和用层层组装技术(LBL)制备磁性Fe3O4-CNTs纳米复合物。对所制备的修饰电极用透射电镜(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