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交通导向的(TOD)新城交通需求分析方法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cho12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城市空间拓展和重构要求下,“新城模式”成为城市发展的首选,不仅有分担主城都市区功能的作用,也是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序推进的关键。将TOD理论应用于指导新城的发展与建设对新城的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论文以公共交通导向的新城交通需求分析方法为研究对象。阐释了新城和TOD新城的内涵,分析新城交通特征,提出TOD新城开发策略。在总结城市交通方式种类和特征的基础上,研究TOD新城交通方式分担,探讨TOD新城大中运量公共交通系统选择。  基于供需双控模式构建TOD新城交通需求分析总体模型,按照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分为自上而下的两个循环过程,实现TOD新城的城市空间和交通设施布局规划的相互反馈。  交通供需总量平衡模型首先进行总体容积率下交通需求测算;分析大中运量公共交通站点周边开发强度与交通需求关系,提出公交站点周边用地开发强度控制的要求。运用新城交通设施供给模型,测算新城道路系统承载力和公共交通系统的交通承载力;研究供需校核分析的评价标准,对新城总体开发强度和交通设施承载力匹配情况进行分析。  交通供需结构平衡模型以原单位法和重力模型法为基础,建立TOD新城交通生成-分布模型;提出两阶段方式选择模型,得到组合公交方式OD矩阵和小汽车OD矩阵;应用广义出行时间成本函数进行公交客流分配,采用用户最优分配模型进行小汽车流分配,对分配结果进行评估,并按照评估结果进行规划调整。  以苏州高铁新城为实例,对提出的TOD新城交通需求分析方法进行实例应用,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分析全麻苏醒期手舒适护理干预对患者心理状况以及躁动发生率的影响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随机选取了2018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治疗过程中处于全麻苏醒期的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人口密度的日益增加,交通阻塞成为我国许多大城市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要根本解决交通拥挤问题,合理的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是一条非常有效的解决
目的:研究预见性护理在颅骨缺损伴脑积水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医院进行手术的颅骨缺损伴脑积水的66患者并随机分两组,研究组(n=33)预见性护理,对照组(n=33)常规
虽然我国民主政治推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善.然而还存在着诸多的不足.文中,对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影响公民参与有效性的因素进行分析,并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在处理雷达图像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一方面是由于雷达回波图像中存在着诸多不稳定因素,容易受环境因素的干扰,特别是对于航海雷达,海面
大型桥梁是连接两个区域的重要通道,灾害天气给桥梁的使用者、管理者和政府部门造成生命、财产、环境及形象的损失。风险分析理论是降低桥梁运营损失的有效方法。灾害天气下大
随着信息科学的发展,信息安全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作为信息安全的核心技术,密码技术在保密通信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作为同是研究信息处理的两门学科,神经网络在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