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物流业的快速发展,省际型、区域型零担快速货运企业迅速发展起来,如何选择合适的、网络化的运作模式来提高货运效率、降低货运成本,成为摆在企业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针对这类物流企业所进行的理论研究比较薄弱,特别是在对直达式与中转式相关研究较少。 本文在对“直达式”与“中转式”运营模式进行对比研究的基础上,从运营成本最小和总体竞争性水平最大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不同运营模式的选择评价方法。论文通过数学建模和数值仿真,对直达式与中转式零担快运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通过对物流系统中常用模型的对比分析,建立了双向竞争零担快运网络化运营模型,所建立的数学模型没有局限于以往运输系统中从起点至终点的单向物流成本,而是创新性地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出发,对零担快运往返线路的整体运营成本进行考虑;托运人在决定选择哪家零担快运企业托运货物时,不仅考虑价格因素,也会考虑运送的时效性。基于运送费用和运送时间这两个方面对客户重要性的考虑,所建模型中引入了竞争性元素,并对“直达式”与“中转式”零担快运对客户的利益损耗进行比较,得出了其面向客户的竞争力水平;零担快运企业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需要增加货运站的数量。论文还从运营成本的角度对比了“直达式”与“中转式”的扩张性,指出了后者在扩大货运网络具有成本优势。 论文通过对“直达式”与“中转式”的运营成本、竞争力和扩展性进行分析、比较,指出了二者各自的长处和不足,为企业领导层在选择运营模式时提供了强有力的决策依据,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最后,本文还将模型应用到山东快运体系的建模和规划中,说明了如何针对企业自身的特点选择最佳的快运模式为企业的发展服务,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实践证明这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课题,属于技术创新型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