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教育学总的发展历程来看,理论的更替、学派的兴衰,几乎构成了教育理论发展最鲜明的外显特征,教育研究的“实践性”特质日益凸显出来,这自然就和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研究领域(学科)发生了矛盾。“学科危机”面前,如何认识和寻求学科逻辑和实践取向之间的统一,走向更高程度的认识上的综合便成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本研究从审视教育理论研究的现状及生存、发展水平与方式出发,力图在教育学日趋分化的今天从认识上为教育学学科自身规定性找到一个切入点,并探讨这一问题可能的途径和出路。本文的核心观点在于,教育学的学科逻辑和实践逻辑本身是不相冲突的。我们在这一问题上反复的纠缠不休都是无谓的,或者说这一问题原本是早就应该放进“括号”中的东西。我们应该反对的恰恰是认识上的非此即彼和思维上的僵化。从理论上澄清这一问题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共分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着重从问题以及传统教育理论研究的现状的反思出发,凸显和分析传统教育理论研究的弊病;第二部分突出了教育理论自身发展的必要性和必须性,即其发展的内在归因;第三部分则阐述了认识发展的理论背景,以及认识上学科逻辑和实践逻辑的统一。第四部分则是在前文论述的基础上,突出教育理论研究思维方式转换之后的方法论意义,目的在于澄清这一转换的真实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