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年医改以来,县域基层医疗服务薄弱的问题仍没有得到根本性扭转,开展县域医共体建设是新时期深化新一轮医改的重要步骤和制度创新,有利于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整体效能。另一方面,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居民健康意识的提升,许多地区都出现了医保基金支付能力不足的问题,甚至出现了入不敷出的现象。作为在医疗服务市场需求侧的医保部门,只有发挥支付制度的引导作用才能优化医疗资源的配置,进而提升医保基金使用效率。本文从梳理医共体和医保支付制度的相关理论研究基础入手;通过访谈医共体建设过程中相关人员了解浙江省省内县域医共体医保支付制度的运行机制;对萧山区县域内四家医共体建设前后三年的医保数据量化分析,发现萧山区内医疗卫生服务效益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医保控费主要业务指标增长放缓。但是仍存在诸如机制不合理、数据不统一、考核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最后提出县域医共体医保支付制度改革中为进一步构建和完善县域医共体体系提供参考,为国家顶层设计提供思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