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阶段三维建模技术的发展和对矿产资源日益增加的需求量,三维地质可视化研究成为当前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和矿山地质中急需解决研究的课题。本论文在“江西1:5万陀上(G50E003008)、鹿冈(G50E004007)、乐安县(G50E004008)幅区调”(项目号:1212011220248)和“相山火山盆地三维地质调查”(项目号:12120114091701)项目为依托下,以GOCAD三维建模软件为建模平台,结合研究区内已有的CSAMT地质解译剖面、钻孔、勘探线剖面图、地质图等地质数据,构建了-2000m以浅的邹家山—居隆庵地区三维地质模型。模型的构建取得了如下研究成果:(1)本文收集了邹家山—居隆庵地区利用物探技术获取的14条CSAMT地质解译剖面数据、研究区的钻孔数据、相山火山盆地等高线数据以及勘探线剖面等数据,因数据的多源性和复杂性,总结了对数据的处理方法及其导入GOCAD软件中的处理方法,并证实该处理方法可行。(2)根据等高线数据、地质界线轨迹线以及CSAMT地质解译剖面上的信息,对构建不同地质界面(DEM面、断层面、第四系界面、地层界面)的构建方法进行总结,并证实该技术流程方法可行。(3)提出了建模技术流程,从地质界面的构建,到依据地质界面构建三维地质面模型,在对模型赋予属性并填充构建三维地质实体模型,提出了对三维地质体进行计算及任意方向切片的功能,并证实该方法可行。(4)对于地层界面与断层相切部分,解决了如何体现断层效应的处理方法,制定了其技术流程方法,并证实了该方法可行。(5)基于构建完成的三维地质实体模型进行分析与研究,分析出各个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和建模区内部的空间结构形态,并在所构建的模型上分析其控矿因素三维空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