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成人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中,上颌中切牙牙根间植入微种植体压低前牙的临床矫治效果。 方法:选取大连博士口腔2014年收治的20岁成年女性再矫治患者一例,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Ⅱ类骨面型,上颌相对下颌前突,上前牙唇倾,上下唇较厚,软组织侧貌呈凸面型。上颌牙列3mm拥挤度,下颌牙列5mm拥挤度,覆盖4mm,覆牙合5mm,Spee曲线深度为3mm,下颌中线偏右1mm。该病例通过综合分析测量数据,为改善侧貌及露龈笑,采取拔牙矫治,拔除上下颌第二前磨牙,支抗为弱支抗,运用直丝弓矫治技术。在正畸治疗过程中为了对前牙垂直向的控制,在上颌2个中切牙之间,植入一个微种植体(1.5mm*8mm)。加载50g左右的力量压低上前牙,控制前牙覆牙合,并且配合I、Ⅱ类牵引调整磨牙关系、关闭拔牙间隙。矫治结束后,上下颌均戴用改良Hawley式保持器。为得知矫治效果,对比矫治前后头影测量值及重叠图,分析疗效。 结果:总疗程22个月。矫治结束时,上下颌牙列排齐整平,拔牙间隙全部关闭。曲面断层片显示牙齿倾斜度及轴倾度协调,除尖牙牙根稍偏远中外,无不合适的旋转。患者双侧磨牙由远中关系变为中性关系,双侧尖牙仍稍微远中关系,TMJ无不适。曲面断层片未见明显牙根吸收。矫治前后头颅侧位片结果比较:患者SNA减少1°,SNB无变化,ANB减少1°,Wits由3mm变为2mm,骨性Ⅱ类错牙合得到改善。下颌平面角由原来的38°减少到36°,FMA由原来的27°减少到25°,说明垂直向得到了良好的控制,下颌出现了逆时针旋转,下面高减小了2mm,面部比例更协调美观。前牙覆盖由原来的4mm减少到3mm,U1-NA°减少了3°,U1-NA距减少了3mm,NA/PA由原来的12°减少到10°,上颌前牙得到了回收。下颌切牙与下颌平面夹角减少了2°,下切牙得到了内收和直立。上前牙的压低量为2mm,深覆牙合问题得到解决,微种植体能够有效的压低上前牙。正面微笑,笑弧朝上,上中切牙切缘与下唇上缘轻微接触,颊间隙变小,正面微笑更协调。Z角由69°增大到75°,ULEP由3mm减少到0mm,LLEP由3mm减少到1mm,说明上下唇均有所回收,下唇窝深度由5mm减小到4mm,颏部和上下唇突度更加自然,侧貌得到了明显的改善,面部比例更加协调,美观。 结论:本病例患者为成人安氏Ⅱ类1分类,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拔除四颗第二前磨牙,运用直丝弓矫治技术,并配合微种植体支抗压低上前牙,有效的改善了深覆牙合、凸面型等问题,达到良好的临床效果,令患者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