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噬对酸敏感离子通道1a介导的大鼠关节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

来源 :安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lldy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的退行性关节疾病,但具体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本课题组前期实验证实,酸敏感离子通道1a(acid-sensing ion channel 1a,ASIC1a)被胞外酸通过介导胞外Ca2+内流活化,且ASIC1a介导的关节软骨细胞凋亡在RA进展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主要目的是在体外探究自噬对ASIC1a介导的大鼠关节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自噬在RA发病进程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分离、提取及培养原代大鼠关节软骨细胞,给于适宜浓度的浓盐酸刺激,体外建立早期RA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ASIC1a特异性阻断剂狼蛛毒素(psalmotoxin 1,Pc TX1)及ASIC1a短发夹RNA(short hairpin RNA,sh RNA)阻断或沉默ASIC1a,实验分为正常组、p H6.0组、Pc TX1组、p H6.0+Pc TX1组和正常组、p H6.0组、ASIC1a sh RNA组、p H6.0+ASIC1a sh RNA组,分别观察ASIC1a对自噬和凋亡的影响。采用自噬特异性阻断剂3-甲基腺嘌呤(3-methyladenine,3-MA)及Beclin1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 RNA)阻断或沉默自噬,实验分为正常组、p H6.0组、,3-MA组、p H6.0+3-MA组和正常组、p H6.0组、Beclin1 si RNA组、p H6.0+Beclin1 si RNA组,观察自噬对ASIC1a介导的酸诱导的大鼠关节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观察细胞内自噬小体;单丹黄酰尸胺(monodansylcadaverine,MDC)染色观察自噬囊泡的形成;GFP-m RFP-LC3观察自噬成熟过程;Western blot技术分析自噬相关蛋白和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胞外酸化可明显上调自噬蛋白LC3-II水平,显著增加胞质内自噬小体数量;胞外酸化(p H6.0)3h自噬蛋白LC3-II、Beclin1,凋亡相关蛋白剪切性PARP、剪切性Caspase-3及剪切性Caspase-9均高表达,该过程可被Pc TX1及ASIC1a sh RNA逆转;3-MA降低ASIC1a介导的细胞自噬,并增加ASIC1a介导的细胞凋亡,表现为LC3-II、Beclin1蛋白的下调,剪切性PARP、剪切性Caspase-3及剪切性Caspase-9蛋白的上调以及细胞凋亡率的增加;此外,预处理的Beclin1 si RNA降低了自噬蛋白LC3-II、Beclin1的表达,增加了凋亡蛋白剪切性PARP、剪切性Caspase-3及剪切性Caspase-9的表达以及上调了细胞凋亡率。结论结果显示激活的ASIC1a可在体外介导大鼠关节软骨细胞凋亡和自噬的发生,阻断或沉默自噬可以增强ASIC1a介导的细胞凋亡,因此在RA发病过程中自噬可能被作为一种新的机制参与了ASIC1a介导的关节软骨细胞凋亡。自噬的检测有助于进一步揭示早期关节损伤和RA的发病机制。
其他文献
稀土金属配合物催化烯烃和内酯聚合的研究一直以来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实验研究在该领域已经取得了可喜的进展,然而因现有实验手段的限制,难以明确关键中间体的结构以及相关的聚合机制,从而影响了新催化体系的开发。运用计算化学方法可有效探明反应中间体及过渡态的结构与能量特征,并获得机理信息。本论文通过理论计算从分子水平上围绕茂型和非茂型钪配合物催化异戊二烯与乙烯聚合及钇配合物氧化还原开关控制催化丙交酯聚合的
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尤其在我国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位居全国第二[1]。胃癌临床治疗的模式以早期癌症的手术切除为主。但大量的胃癌患者被确诊时即进入了进展期。对于这些患者,通常采取全身化疗、放疗的方式治疗,但存在着严重的不良反应,且生存率低的问题。胃癌侵袭、转移是胃癌患者治愈率差主要原因。肿瘤转移的过程十分复杂,主要包括肿瘤细胞脱离原发部位,逐步浸润周边组织以及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和淋巴循环系统,通过循
第一部分芳香类化合物异戊烯基转移酶BuPT的功能及杂泛性   芳香类化合物异戊烯基转移酶是一类参与众多活性异戊烯基芳香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的关键酶。本研究在生物信息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