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6Mg-0.7Mn-0.1Zr-0.3Er合金中的Al<,3>(Zr<,x>Er<,1-x>)的形核生长研究

来源 :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st123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题组前期研究结果表明,微合金化元素Er可以明显改善Al-Zn-Mg,Al-Li和Al-Mg-Mn等合金的力学性能。但Er在铝合金中的存在形式,特别是Al-6Mg-0.7Mn-0.1Zr-0.3Er合金中Al3(ZrxEr1-x)粒子形核生长机理目前并不清楚。本文通过扫描电镜与能谱分析、电子探针、显微硬度测试以及透射电镜等分析测试手段,研究了Er,Zr在铸态Al-6Mg-0.7Mn-0.1Zr-0.3Er合金中的存在形式,并深入分析了后续热处理过程中Al3(ZrxEr1-x)粒子的形核生长机理,得到以下结论:实验条件下,Er元素在铸态Al-6Mg-0.7Mn合金中的存在形式主要有:(1)偏聚于晶界处形成粗大化合物;(2)固溶在Al基体当中形成固溶体。通过EPMA区域定量分析,结合SEM,TEM及显微硬度分析,初步估计在本实验条件下,Er在Al-6Mg-0.7Mn合金中的最大固溶度可以达到O.1wt.%左右。合金中所添加的0.1wt.%的Zr全部固溶于基体中。   后续热处理过程中,过饱和固溶体中的Er,Zr等溶质原子发生脱溶,析出近球形L12结构的Al3(ZrxEr1-x)粒子。该粒子在较低温度(280℃,470℃)退火下形核较为均匀,造成粒子均匀分布:较高温度(510℃)条件下沿位错非均匀形核,使得Al3(ZrxEr1-x)粒子分布极不均匀。Al3(zrxEr1-x)粒子以某些成分起伏点或者高熔点的金属氧化物为形核核心,然后向四周以管状方式生长,沿<111>方向形成立方体的角,沿<110>方向形成立方体的边,沿<100>方向形成立方体的面,而各个方向的生长速度也各不相同,<111>方向较快,<110>和<100>方向较慢,使得Al3(zrxEr1-x)粒子在尺寸较小时呈立方体结构。随着退火时间的延长A13(z,rxErl.;)析出相的形貌由立方体变成较为规则的球形。这一变化主要是受A13(ZrxErl-x嚎)析出相与a-Al基体的界面自由能影响。Al3(zrxEr1-x)析出相(p)与a-Al基体(m)具有{100}p//{100}m,<010>p//<010>m的晶体学位向关系。   在同一退火温度下,随着退火时间的延长Al3(ZrxEr1-x)析出相的粗化主要受Er,Zr等元素在a-Al基体中的扩散速率影响。同时,比较Al3(ZrxSc1-x)粒子与Al3(zrxEr1-x)粒子的粗化速率发现,在300℃退火温度下Al3(zrxSc1-x)粒子的粗化速率小于温度更低的280℃时的Al3(ZrxEr1-x)粒子;460℃下Al3(ZrxSc1-x)粒子的粗化速率却大于温度稍高的470℃退火时的Al3(ZrxEr1-x)粒子。这是因为Er,Sc二元素在a-Al基体中的扩散速率有一交点(325℃附近)。低于325℃,Er在Al基体中的扩散速率大于Sc:高于325℃,Er在Al基体中的扩散速率小于Sc。
其他文献
Sm-Co纳米晶合金化合物以其优良的磁性能成为新型功能材料研究的前沿课题,而目前的研究多数集中在对高Co型Sm-Co合金化合物(如SmCo5,Sm2Co17及SmCo7)的研究,对低Co型的Sm-Co
学位
5G移动通信技术是“第五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技术”,该技术将以其高传输速率、覆盖范围广、传输速度快、能大规模连接设备和更低信号延迟的优点,在技术上改善现有的通信状况与
Municipal Solid Waste (MSW) management in China has been transitioning from a mixed collection and treatment system to a separated collection and treatment syst
传统的预镀铜体系主要是氰化镀铜体系,但剧毒性的氰化物严重污染环境。开发环保的无氰电镀工艺一直是学术界与产业界的迫切追求,也是实现电镀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羟基乙叉二膦酸(HEDPA)无氰镀铜体系成分简单,配位剂稳定,与铁基结合力好,能直接应用于钢铁基体的预镀,被认为是最有发展前途的无氰镀铜工艺。但其存在阴极允许电流密度范围较窄,整平性能不如氰化工艺,与锌压铸件等基体结合力较差的缺点。目前,往H
面对疫情,对普罗众生来说,或者乐观,或者焦虑,也可能在“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里左右摇摆.对企业来说,如果来回摇摆,将不战而垮,完全没有一丝曙光会照向你.rn好像
期刊
学位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有效、稳定的处理工业生产中形成的难降解有机污水是污水处理行业中比较关注的。由于污水中有机化合物浓度较高,对生物体有毒或不良作用,传统生化方法处
基于茶园土壤及茶叶中重金属铅镉污染不断加剧的现状以及采用含磷物质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技术的发展,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含磷物质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原位修复技术应用于茶园土壤—茶树系统中,开展了不同磷肥对茶园土壤铅镉有效性及茶树对其吸收累积影响的研究,以明确不同磷肥种类及施加量对重金属污染茶园系统的影响,为铅镉污染的茶园土壤修复和保证茶叶质量安全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在不同培养期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