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贾樟柯电影中的自然风景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贾樟柯电影的文本细读,对自然风景在贾樟柯电影中的分类、叙事作用、文化象征、特殊意蕴等做一讨论。本文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绪论简述了本选题的意义和价值——每部电影都有其叙事时间和叙事空间,空间构建依赖于风景塑造,风景又分为人文风景和自然风景。自然风景的展现往往是电影中必不可少的元素;贾樟柯作为中国“第六代导演”中在作品数量、国际知名度和文化影响力上最具代表性的创作者之一,其电影在选材、主题和美学风格上,都有着非常强烈的个人风格。因此他的叙事方式和风格也有着极高的研究价值。在他的多部作品中,都使用和展现了自然风景进行叙事和表达。贾樟柯的影片关注中国社会现实,探讨普通人的生活境况、精神空间与时代变迁之间的关系,因而这些电影中的自然风景,在内涵、属性、叙事作用和文化意义上都更具研究价值。第二章分析了贾樟柯电影中自然风景的类别和性质;第三章具体分析了贾樟柯电影中自然风景重要的叙事作用和情感表达;第四章深入分析了贾樟柯电影中自然风景的文化象征。通过分析解读,本文得出结论。结论1:贾樟柯电影中的自然风景可以分为三大类别:地域风貌中的自然风景、时代变迁中的自然风景以及乡愁情结中的自然风景。这些类别在不同的作品中还可以进一步细化;结论2:在一些叙事结构独特的电影中,自然风景往往构成串联叙事的线索和纽带,如《山河故人》和《三峡好人》,不同叙事之间的过渡,很大程度上都是由自然风景来完成的。自然风景避免了叙事之间的断裂,营造了统一的叙事气氛;而在一些电影中,自然风景又用来表达人的思想和情感;结论3:研究了贾樟柯镜头下的自然风景不是艺术审美式的、不是风景静物画式的,它代表的是现实的诗性。贾樟柯电影中的自然风景先天就带有非常丰富的文化象征意义。它们有时被用作一个时代历史文化政治的隐喻,有时又作为普通人的精神语言被呈现出来。贾樟柯的电影以关注中国社会现实著称,这也决定了其作品中自然风景往往带有特定的历史政治和文化象征意义。自然风景在贾樟柯的作品中被作为构建时代风貌和时代气息的文本。贾樟柯的电影主人公无不是社会边缘群体和底层普通人,在很多电影中,自然风景也被作为普通人的精神语言,传达出某些特殊的象征意义。本文还存在一定的研究缺憾:相关研究文献涉猎范围不够全面,由于贾樟柯的国际影响力,很大外国电影学者如对贾樟柯也有着丰富的研究和分析,这部分过往文献对贾樟柯电影研究颇有裨益,但由于资源匮乏和外文阅读能力上的不足,使研究过程中对此类文献涉猎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