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中华儿女共同的期盼。年轻的大学生是中国未来事业的接班人,应当坚决地怀揣中国梦的理想信念。马克思主义信仰是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精神基石,而在中国梦的语境下,掀起了振兴中华的思想理论风潮,这与积极开展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新形势下,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从根本上说,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有赖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重新辉煌,有赖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长期繁荣,有赖于党风廉政建设的根本好转,有赖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俱进地推进发展。但从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在许多方面也需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国梦是新一届党和政府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而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对于中国梦的实现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为了使研究具有针对性,本文将研究的对象定位在大学生群体,针对部分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出现的危机进行了原因剖析与对策分析,并从中国梦语境下创造性地提出了解决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的对策,以期为全面深化改革助力。文章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从大学生信仰研究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对策几个方面深入探讨如何加强大学生信仰教育。第一部分是绪论,提出问题介绍研究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意义,不仅仅是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并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中国梦的内涵在各个时代各不相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本质。文章利用文献分析法、理论联系实际法、问卷法和归纳总结法来深入分析研究。第二部分阐述了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研究的意义,中国梦的实现需要马克思主义信仰作为后盾,更需要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指南,中国梦的实现路径也要求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另外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能帮助改革事业的顺利进行,实现大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并促进社会的和谐及稳定发展,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部分分别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分析了当前大学生群体内局部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坚定的原因。大学生心理特征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的不全面的认识加上外来宗教的干扰是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坚定的主观原因;客观原因分别从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和家庭因素深入分析大学生群体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坚定的具体原因。第四部分针对信仰不坚定原因提出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对策,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影响因素众多而且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更新,故而要坚持一定的原则:方向性、以人为本、理论联系实际和与时俱进的原则;通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努力营造一个健康的马克思主义教学环境;并通过完善师资队伍建设,净化校园环境等细化的方法来给大学生信仰教育铺平道路;不断优化家庭环境,营造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让大学生的信仰教育能更顺利地展开,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形成稳定虔诚的信仰,并能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作为行为指导。借助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力量助推人生理想的实现、众人拾柴,共同建设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