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钟惺(1574—1625),是晚明竟陵派的主要代表人物。20世纪以来对他的研究逐渐深入,关于其生平、诗歌创作等方面均有大量的研究成果涌现,相对于此,其散文创作却是被忽视的。本文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钟惺(1574—1625),是晚明竟陵派的主要代表人物。20世纪以来对他的研究逐渐深入,关于其生平、诗歌创作等方面均有大量的研究成果涌现,相对于此,其散文创作却是被忽视的。本文即以钟惺散文中的序跋文作为切入点,从纵向上梳理序跋文体的发展脉络,深入对序跋的认识,看到钟惺对前人的承继。从横向上对钟惺的具体序跋篇目进行分析与评价,以加深对钟惺及在其散文中独树一帜能够体现他真性情的序跋文的了解。具体结构安排如下:绪论,界定序跋文体的含义,确定本文的研究范围,对钟惺序跋文进行整体概观,并概述其序跋文的研究现状,简述本文的研究意义与创新点。第一章,立足文本,以钟惺百余篇序跋文为基础,分析其序跋文的内涵,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节为谈诗论艺,以此了解当时的文坛现状与钟惺的文学思想,这也是此章中的重点;第二节论亲情友谊,体会钟惺与师友、亲人之间的深情苦语;第三节说世事雅趣,包括钟惺序跋中所体现的对于现实的关注和文人之间的风雅之趣;第四节述禅旨领悟,了解钟惺的精神世界以及其在文学领域的反映。通过对文本的具体论析,既能加深对序跋的了解,又丰富了对钟惺个体的全面认识。第二章,结合具体作品发掘其序跋文的艺术风貌。由于学界对钟惺散文的研究较少,且即便在研究时也多受其幽深孤峭之说的影响,只是笼统地加以概说,对其认识多有偏颇。本节即从其精简的外在结构、情理兼具的内在意蕴、丰富的表现手法、多样的表达方式等方面把握其序跋文含蓄简远的整体风貌,旨在拓宽对其散文的全面了解。第三章,主要论述钟惺序跋文的地位与价值。客观评价钟惺序跋文在其整体散文中的所呈现出的特色,并考察分析其序跋文的价值。
其他文献
本文以文本分析为基础,结合新闻传播、大众文化、女性主义与意识形态等理论分析娱乐新闻中的章子怡形象,探讨这种形象是如何被塑造出来的以及这种形象背后深层的社会文化根源
言语失用是一种运动性言语障碍,具有特征性的言语表现和相关脑部定位。本文综述言语失用的各种特征性的言语表现及国内外常用的评价方法,探讨言语失用的机制及神经解剖学基础
精确、科学的成本核算是房地产开发企业成本控制的前提,也是企业开发产品定价的基础。本文从现实状况出发,指出当前房地产开发成本核算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目的探讨强制诱导性语言治疗(CILT)对脑卒中后亚急性期失语症患者语言功能和日常生活交流能力的临床效果。方法脑卒中后亚急性期失语症患者59例分为对照组(n=29)和观察组(n=3
<正>前言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的特点。中国每年新发脑卒中患者约200万人,其中70%~80%的脑卒中患者因为残疾不能独立生活[1]。循证医学证实,脑卒中康复是降低致残率最
目的观察头皮针刺结合认知训练对急性期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的疗效。方法将68例有认知障碍的急性期脑卒中患者分为治疗组(n=34)和对照组(n=34)。两组患者均予神经内外科常规治
最近这些年,由于防水混凝土在建筑施工中广泛应用,怎样保证防水混凝土施工的质量以及浇筑的混凝土不出现漏水,已经成为建筑施工当中的重要工艺。本文作者与个人实践工作经验
政治参与,又称为“参与政治”,它是现代政治学的一个重要术语。政治参与是政治关系中特定政治权利得以实现的重要方式,反映了公民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体现着政治关系的
项安世(1129—1208),字平甫,号平庵,宋孝宗淳熙二年(1175)进士。他生性豪爽,有气节,在朝直言敢谏,心系家国。他受知于吕祖谦,以荐登朱熹、张栻之门。他诗作甚丰,其诗集《平庵
目的研究脑梗死急性期焦虑抑郁共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将符合研究标准的急性期脑梗死病例分为焦虑抑郁共病(PSCAD)组84例和对照组121例。比较两组患者吸烟、饮酒、文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