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此次阶段性效果评价发现目前的培训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改善建议,逐渐完善培训的组织管理工作,最终达到提升新护士的专业水平与综合素质能力,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的目的。方法:本研究以武汉市某三甲医院的205名新入职护士以及病房护士长为调查对象,利用柯氏四级模型评价培训效果,分别从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结果层四个层面进行评价,反应层和行为层采用自制的问卷和量表进行评价,学习层采用理论和操作技术考核进行评价,结果层通过分析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投诉率、表扬信的数量来进行分析。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用频数、百分比描述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培训护士对培训项目的满意度;用u检验分析新护士培训三个月和培训六个月时的理论成绩以及操作成绩之间存在的差异、新护士行为态度及岗位能力自我评价量表得分的差异、护士长以及新护士在行为态度及岗位能力评价量表得分之间存在的差异;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分析新护士的一般资料与行为态度和岗位能力之间的关系。结果:反应层:新护士对培训总体比较满意,对培训教师和培训组织的满意度较高。学习层:培训三个月与培训六个月的新护士考试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理论成绩上分值增长最多的为护士礼仪与医院文化、护理管理制度与法律法规、病房工作流程与工作制度三项。行为层:新护士的自我评价结果显示,新护士的临床护理能力和人际关系能力在培训六个月时的有所提高(P<0.05);护士长对新护士的行为层评价与自我评价比较,新护士的自我评价普遍高于护士长的评价,二者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层:新护士患者投诉率为0,事故率为0,表扬信占所有表扬信数量的20%。结论:新入职护士对培训总体上比较满意,理论考核及操作考核成绩在培训前后均有所提高,行为态度与工作能力在经过培训后也有相应的提升,说明培训取得了成效。护理基础理论知识、护患沟通、病情观察与抢救配合是新护士理论培训中的弱项,在今后的培训中要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