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番茄灰霉病是一种全球性作物病害,严重危害番茄、茄子等20余种作物,造成作物减产40%-50%,甚至绝产。目前,由于尚未发现该病抗源,农业上主要依靠化学手段防治,不仅造成环境污染,而且严重影响到人类健康。中药杀菌剂作为一种新型植物源农药,便成为代替化学方法防治作物病害的新手段。我国天然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四川素有“中药之库”的美誉,中药资源种类4000余种,约占全国34%。具有抑菌潜力的川产药材资源丰富。因此,为了进一步丰富中药材提取物抑菌领域的研究内容,为番茄灰霉病的科学防治和中药杀菌剂的研发奠定理论基础,本文主要开展了以下研究:1、以乙醇、乙酸乙酯、丙酮、三氯甲烷、石油醚和水为溶剂,对20种川产药材活性成分进行提取。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抑菌率。结果表明,在供试浓度为0.1g/mL条件下,石菖蒲、川射干、黄柏、花椒、黄连、大黄、川乌乙醇提取物,石菖蒲、川射干、黄连、桔梗、川乌、使君子乙酸乙酯提取物,续断、金银花三氯甲烷提取物,石菖蒲丙酮提取物抑菌率为100%。其中,石菖蒲乙醇提取物在120种提取物中抑菌效果最佳。2、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分析得到石菖蒲乙醇提取物最优提取条件为38℃,12h,乙醇体积分数100%,料液比1:12,转速240r/min,各因素影响程度为温度>转速>时间>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最佳提取次数为3次,提取率为2.64%,提取效率约92.5%。3、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研究石菖蒲醇提物对番茄灰霉的抑菌稳定性,结果表明,其在不同pH、紫外照射和0-78℃处理下抑菌活性稳定,在高于78℃时抑菌活性下降,在蔗糖处理浓度高于0.08g/mL时抑菌活性增强,在室温(22~28℃)和低温(4℃)下可长期储存。4、采用固体培养基稀释法测定有效抑菌浓度,结果表明,石菖蒲乙醇提取物不仅对番茄灰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晚疫病菌和新月弯孢霉同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对3种病菌的MIC分别为0.04g/mL、0.03g/mL、0.05g/mL, MBC分别为0.06g/mL、0.06g/mL、0.08g/mL,表现出广谱抑菌性。5、采用凹玻片法和盆栽法研究其对灰霉孢子萌发的影响和温室盆栽防效,结果表明,石菖蒲乙醇提取物灰霉孢子萌发的EC50=0.0109g/mL, EC90=0.0318g/mL;对番茄灰霉病盆栽防效的EC50=0.0221g/mL,EC90=0.1533g/mL,表现出较强的抑制孢子萌发作用和良好的盆栽防治效果。6、通过测定药剂处理后番茄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出苗率、出苗时间和株高探讨提取物对番茄种子萌发和出苗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提取物浓度为0.005~0.02g/L时,对种子的萌发活性和出苗率无影响,当浓度为0.04~0.32g/mL时,对萌发活性和出苗率有抑制作用;当浓度为0.005~0.08g/mL,可以促进种子出苗,且对幼苗长高无影响,当浓度为0.16~0.32g/mL时,对种子出苗和幼苗长高有抑制作用。7、通过比色法测定药剂处理后幼苗PAL、PPO和POD的活性,结果表明,当提取物浓度为0.04~0.16g/mL,对3种酶活性均有促进作用;当浓度为0.64g/mL时,对3种酶活性均有抑制作用。综上所述,石菖蒲、黄柏、川射干、花椒、黄连、大黄、川乌、金银花、桔梗、使君子、续断等药材均可用于中药杀菌剂研发。石菖蒲乙醇提取物抑菌效果显著,提取工艺易行,提取效率合理,稳定性良好,具有广谱抑菌性,可抑制灰霉孢子萌发,温室防效良好,低浓度对番茄种子萌发和出苗率影响较小并可缩短出苗时间、促进幼苗长高和增强幼苗防御酶活性,具较大的研发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