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肉仔鸡进行限制饲喂可缓解因生长速度过快引起的肉鸡不良反应。而降低日粮营养浓度则可以控制其生长速度,还可避免因限饲导致的饥饿,但日粮低营养浓度却引起肉仔鸡小肠磷转运吸收下降,为了探讨其机制,本课题首先分析了肉鸡生长前期日粮中能量和磷对后期生长的互作和补偿效应,接着分析肉仔鸡生长前期日粮能量在调控磷转运过程中对小肠磷转运和AMPK信号的影响,继而通过体内试验用AICAR和Compound C正反论证AMPK信号与肠道磷转运吸收的关系,最终明确AMPK通路是否在日粮能量调控磷吸收的过程中发挥作用。试验一:探讨肉鸡生长前期日粮中能量和磷对后期生长性能、骨骼特性以及小肠发育的影响。本试验采用3×3因子随机设计,包括3个不同的日粮能量(低LE、中ME、高HE)和3个不同的磷水平(低LP、中MP、高HP)。在1-21日龄,分别饲喂试验日粮;之后统一饲喂后期基础日粮直到35日龄为止。结果表明,(1)在MP和HP组中降低日粮能量显著降低了肉鸡体增重。前期LE-LP日粮组与其余NPP水平组相比,会产生显著的补偿生长效应。(2)LE显著降低了生长前期小肠绒毛高度(VH),HP组隐窝深度(VD)较低,VH/CD比值较高;然而在生长后期,LE-LP组显著提高了 VH/CD比值。(3)21日龄肉仔鸡胫骨强度以及骨磷、骨钙在LP组显著降低;在LP组中,降低日粮能量可以显著增加肉鸡的胫骨灰分含量。在35日龄,采食LP日粮肉鸡胫骨强度显著降低,但是骨钙和骨磷含量却增加。结果说明,肉鸡早期日粮中低能和低磷对后期生长性能和小肠发育具有显著的补偿效应和互作效应。早期日粮中高能量或者高磷并没有对后期生长产生较大的促进作用。试验二:为了研究日粮能量对小肠磷转运的可能机制,本试验采用了 3×3因子试验设计。结果表明,高能或低磷日粮显著提高血清中碱性磷酸酶活性,低磷日粮中提高能量水平可以提高血清中Pi水平。NaPi-IIb和GLUT5 mRNA的转运表达会随着日粮能量水平的升高显著降低,低能和高能日粮都会显著降低肠道SGLT1 mRNA的表达。在高能日粮中AMP/ATP比值会随着NPP水平的增加显著升高。日粮中低NPP能显著降低肠道AMP、提高ATP的水平,并能显著降低TAN、提高EC的水平。在中能日粮中降低NPP水平能显著提高p-AMPK/T-AMPK比值,低能日粮中提高NPP水平显著降低p-AMPK/T-AMPK比位;中能日粮中降低和提高NPP水平都会显著降低p-ACC/T-ACC比值,在低能日粮中p-ACC/T-ACC比值随着NPP水平的升高显著降低。总之,日粮能量可以通过调控肠道能量代谢,以及AMPK通路影响肠道吸收功能及肉鸡的生长性能。试验三:通过体内试验用AICAR和Compound C正反论证AMPK信号与肠道磷转运吸收的关系,最终明确AMPK通路是否在日粮能量调控磷吸收的过程中发挥作用。在静脉注射AICAR1h后,对肉仔鸡耗料量和增重都没有显著影响,但显著影响血Ca水平,显著降低肠道NaPi-IIb mRNA相对表达量以及肠道AMP水平和TAN含量,但对其余指标影响不显著。从AICAR和日粮能量的互作效应看,对采食低能量日粮肉鸡注射AICAR能提高p-AMPK/T-AMPK比值。在腹腔注射Compound C 1h后,有降低肉鸡耗料量的趋势,但对肉鸡增重没有显著影响。日粮能量和Compound C对血Ca和Pi水平具有互作效应。Compound C有降低p-ACC/T-ACC比值、肠道AMP的趋势,显著增加NaPi-IIbmRNA相对表达量;低能量日粮可以显著提高p-mTOR/T-mTOR比值。Compound C和日粮能量对AMPK通路相关蛋白表达不存在互作效应。但是对采食中等能量日粮肉鸡注射Compound C之后显著提高肠道ATP水平,降低AMP/ATP比值。本论文研究表明,早期日粮中低能和低磷对后期生长性能和小肠发育具有显著的补偿效应和互作效应。日粮低能量具有提高小肠磷转运的潜能,该潜能的发挥会通过小肠能量代谢和AMPK信号通路发挥作用。AICAR和Compound C都可以通过影响肠道ATP水平的变化,调控肠道钠依赖式磷转运载体的表达;在能量对肠道磷转运的调控过程中,除了 AMPK-ACC-mTOR通路蛋白的磷酸化及其活性变化之外,可能还会受到Ca离子浓度的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