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协商民主作为现代民主政治的一种制度文明,体现着政治理念和实践品格的高度契合。随着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和国际政治力量博弈的日趋激烈,人民群众的理性品格和民主需求逐渐提升,西方国家“普世价值”的话语陷阱不断滋生,中国民主政治发展面临着理论供给不足和争取制度性话语权的双重压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马克思主义的宽阔眼界,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新概念、新范畴和新表述,坚持以“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众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为价值目标,以期能够最大范围的满足新时代多元结构背景下人民群众民主政治多样化的需求,掌握国内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和国际政治话语权,为近一步丰富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提供可资借鉴的理论文本和实践遵循。本文综合运用了文献研究、历史研究、比较研究等研究方法,除了导论部分和结语外,文章主体主要包括习近平协商民主理论的理论渊源、核心内容、实践路径以及时代价值四章内容。第一章主要通过世情、国情、社情和党情的嬗变对习近平协商民主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进行探析,并进一步溯源习近平协商民主理论形成的文化基因、理论脉络、实践探索及制度基础。第二章是习近平协商民主理论的主要内容,为本文的重点章节。主要从基本范畴、思想论述、判定标准、关系界定和时代要求五个方面对其核心内容进行廓清。第三章是本文的创新部分,主要就习近平协商民主理论的实践路径进行分析综述。从政党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大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和社会组织协商七个方面对该理论的践行路径进行阐述。第四章是习近平协商民主理论的时代价值。一方面从理论维度阐述其推动我国民主政治发展、丰富人类民主实现形式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从实践层面论述其在推进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方面发挥的价值作用。全文采用了由理论研究下沉至实践探索的写作结构,将政治性、学理性和人民性相结合,以多维度、全方位的视野对习近平协商民主理论的理论建构和实践创新进行了深入探究,揭示其内在蕴含的核心思想、价值取向和文明密码,体现了用中国话语体系解读中国民主模式的文化创新,凸显出习近平协商民主理论“以人民为中心”的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进入新时代,我们要以习进平协商民主理论为遵循,注重培养平等尊重的政治宽容品质,创新现代化的民主政治文化,以民主、理性的协商对话,激发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意识,开启新时代强国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