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以及我国教育体制的变革可知,高中阶段是学生成长和学习的关键阶段,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对高中一年级学生学习状况的研究一直是我国教育界非常关注的问题。高一学生刚刚踏入高中生活,数学学习的情绪情感还不是很稳定,尤其是面对更加抽象的高中数学知识,这就需要他们对数学学习过程进行及时调控,以使学习过程能够沿着目标方向顺利发展,从而促进数学学习。学生对整个数学学习过程的调控和把握,依赖于个体的数学自我监控能力。因此,了解高一学生数学自我监控能力与数学学习情绪情感的关系对于促进其数学学习还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采取了相关分析、方差分析等统计方法,对高一学生数学自我监控能力与情绪情感的现状,以及二者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提高其数学自我监控能力和情绪情感提出了教学建议。对高一学生数学自我监控能力及情绪情感的现状分析发现,目前他们数学学习的情绪情感状态大部分都处于中等水平,高、低情绪情感者均较少。数学自我监控能力水平大部分处于中等偏下,高监控能力者较少,且存在部分低监控能力者。对高一学生数学自我监控能力与情绪情感的相关分析发现,二者之间呈显著线性相关关系。对数学自我监控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发现,情绪稳定性、学习焦虑、学习效能感均对其产生影响。其中,情绪稳定性和学习效能感与数学自我监控能力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即从整体上看学生的情绪稳定性和学习效能感越高,其监控能力越高。学习焦虑与数学自我监控能力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即从整体上看学生的学习焦虑水平越高,其监控能力越低。对数学学习情绪情感的影响因素分析发现,计划、管理、检查、调控、评价各因素均对学生数学学习的情绪情感产生影响,且与情绪情感之间均呈正相关关系,如高管理能力的学生普遍拥有高情绪情感,中管理能力的学生普遍拥有中情绪情感,低管理能力的学生普遍拥有低情绪情感,而中、低计划能力以及中、低调控能力之间对应的情绪情感状态差距不大。为提高高一学生的数学自我监控能力水平和情绪情感状态,依据论文研究结果做了如下教学建议:通过加强数学学习的情绪稳定性和学习效能感,降低学习焦虑,来提高学生的数学自我监控能力水平;通过增强数学学习中的计划、管理、检查、调节、评价等能力,来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情绪情感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