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过伸复位治疗的生物力学分析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joui2483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构建脊柱胸腰段以及胸腰椎单纯压缩性骨折的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并进行有效性验证,在此基础上探讨过伸复位法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机制。方法:依据一例青年男性志愿者脊柱胸腰段超薄CT扫描数据,重建T11-L2的三维几何形状,自动划分单元网格,根据CT值对骨骼结构的材料属性进行分级定义。手工建立椎间盘的大体模型,划分精细的单元网格,椎间盘各部分之间进行布尔运算。根据解剖学资料建立各组韧带单元,采用6点阶段线性法模拟韧带的力一位移曲线定义韧带单元的材料属性。在关节突关节处添加不同厚度的软骨单元和接触对,模拟关节接触的力学行为。脊柱胸腰段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构建完毕后,施加与尸体标本力学实验相同的静态力矩载荷,模拟脊柱胸腰段的各种运动,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验证。在验证有效的脊柱胸腰段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上以施加位移的方式模拟椎体压缩骨折的受伤机制建立T12、T12L1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有限元模型,并依据1例临床T12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超薄CT扫描数据直接建立T12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有限元模型,并对两个模型加载进行有效性验证。在以正常原始资料所建的T12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有限元模型上于不同的过伸支点模拟临床过伸复位手法,分析复位过程中受伤椎骨不同部位的应力和位移改变。结果:构建的脊柱胸腰段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包含T11-L2的四个椎骨、3个椎间盘及相应韧带、关节软骨等重要结构。对模型施加生理载荷后,在前屈、后伸、旋转和侧屈运动中的关节活动范围与尸体实验结果接近。在较小载荷范围内,模型获得了较大的运动范围,随着载荷的增加,运动范围的增加量趋于稳定。模型表现出明显的非线性力学行为。两个T12椎体压缩性骨折有限元模型的结构相当,加载后表现出相似的非线性力学行为。骨折模型在不同的过伸支点施加复位载荷后表现出了不同的复位效果,当过伸支点在T12棘突顶点处时其位移改变最明显,受伤椎骨各部位的力学特性最稳定,但是小关节承受了较大的应力。结论:所建脊柱胸腰段和胸腰椎骨折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的生物力学特征基本上符合人体真实的运动规律,可以进一步用于脊柱胸腰段的相关生物力学实验。应用正常原始资料构建相关疾病有限元模型的方法切实可行。过伸复位的支点应选在受伤椎骨的棘突顶点,复位过程中小关节承受较大的应力,可能并发小关节损伤而引起后期的腰背痛。
其他文献
目的采用锥形束CT研究下颌切牙根管解剖特点,及其与性别、年龄、牙位的关系。方法使用锥形束CT观察316例共1148颗下颌切牙,获得其断层图像后进行三维重建,通过计算机图像观察
<正>在生活中经常出现个别业主或者部分业主未交物业管理费的情况。此时,物业管理人是否向该等业主主张权利、是否诉请履行交费是物业管理人的自由,与他人无涉,但一般来看,物
[目的]了解产后睡眠障碍和产后抑郁的临床症状相关性,揭示两者共同的生理病理因素,明确针刺治疗睡眠障碍和产后抑郁的机理与优势。[方法]回顾近年来关于睡眠障碍与产后抑郁及
中职学校在搞好相关专业理论知识教学的同时,更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操作技能的训练,以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提出了电控发动机维修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培养方案,阐述了电控发
以两种新型并联机床为研究对象,对新型并联机床的主进给机构运动学分析、NC自动编程技术、数控插补算法、后置处理算法以及误差分析与补偿等方面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了较深入系统
基于目前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难的严峻形势,对高职音乐人才培养的定位全面剖析。面对新形势下早教市场对人才的迫切需求,作者提出高职音乐人才培养转向早期教育具有可行性。
电控技术在现代汽车发动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高职教育中,电控技术专业需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于汽车的系统以及汽车的构成要熟练的掌握,学会汽车维修和汽车的故障排除。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计算方法的不断改进,基于原子层次的模拟计算越来越受到重视。嵌入原子理论(EAM(embedded atom method))就是基于原子层次的一种有效的模拟方法,这一
燃煤电站锅炉“四管”常因发生燃气-飞灰的高温冲蚀磨损,引起管壁减薄或爆管事故。针对这一难题,本文研制了用于电弧喷涂的镍基(NiCr-Cr3C2系、NiCrBSi系)抗高温冲蚀磨损、热腐蚀
本文介绍了纳米技术与表面工程技术的应用前景,尤其在电力工业中的应用。阐述了快速凝固技术、电爆炸高速喷涂原理。利用电爆炸喷涂装置制备出了WC-Co、Ti6Al4V合金涂层。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