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脑机接口的不确定性EEG分类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sical11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许多世纪以来,思想家和科学家一直在试图理解人的精神现象是如何产生的或人脑是如何工作的。自从上世纪20年代被发现以来,脑电(EEG)就成为临床诊断和科学研究中最有用的工具之一。EEG是对大脑皮质层电生理活动的记录,所记录的脑电信号是对大脑功能和状态的反映。作为对大脑功能和状态的一种反映,脑电数据中包含有许多有价值的信息,是研究大脑这个复杂系统的一种重要途径。 我们可以通过脑电仪测得脑电信号这一事实激发了无数科学家和艺术家的想象力,他们设想把脑电信号作为一种通信和控制的媒介,应用到人机交互中,并尝试借助于计算机来设计和实现这样的系统,这种系统能够记录和分析受试者的脑电活动,从所记录的脑电时间序列数据中提取出与受试者的认知活动相关的EEG模式特征,根据所识别的特征,产生能够控制计算机或其他外周设备的控制命令。由于此类系统能够使受试者不依赖于外周神经、肌肉等通常的脑输出通道,直接通过大脑达到计算机进行交互的目的,因此该系统被称为脑机接口系统(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 脑机接口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医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电子、机械工程等多个学科,需要投入相当多的人力和物力。而且,目前BCI研究中所需要的无噪声、理想的EEG采集环境、昂贵的设备并不总是能够获得;另外,在实际的系统设计和实现之前,设计方案的验证也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本文的研究不是探讨如何设计和实现BCI系统,我们的研究更加关注于BCI研究的核心问题—EEG模式特征的识别和分类。在本文中,我们通过离线的仿真模拟在线的实时BCI系统,研究BCI中的核心问题。 EEG数据的随机性、我们关于EEG的知识的不完备性,以及分类问题的模糊性、随机性等问题,使得在面向脑机接口的EEG模式分类中存在不确定性问题。本文针对EEG模式分类中所存在的不确定性问题,结合人工智能中的定性推理和云模型等不确定推理方法,(1)提出了基于对视觉观测进行定性建模的棘波脑电检测方法,并通过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2)提出了基于云模型的特征提取方法,并将其应用到仿真BCI系统—“随意敲击键盘”(self-paced key typing)的认知实验中,利用所提取的特征,构建了线性回归等分类模型,并在对实验过程中所采集的运动相关脑电的预测中取得了较高的分类正确率。 (3)针对离线仿真BCI系统,我们从系统性能和系统可信度两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BCI评估方法,从EEG输入数据的有效性、输出结果的正确性以及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转换算法的复杂性三个方面对离线仿真BCI系统—“随意敲击键盘”试验的性能做出评估;并从构建仿真BCI系统的概念模型入手,提出一种基于信度网络的系统可信度评估方法,该方法可以综合评估整个仿真BCI系统的可信度,为BCI系统的设计和验证提供了一种评估方法。 本文中的研究所采用的脑电时间序列数据均来自于国际上的通用的公共数据库,这些数据已经被许多研究机构和小组所采用,受到普遍的认可。同时,本文中所给出的方法均经过了试验验证,并且进行了与相关方法的对比分析和讨论。
其他文献
短语作为搜索引擎输入的主要信息,其主题抽取对于搜索引擎判断搜索者的搜索意图,提高搜索服务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短语逐渐成为网络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短语语义分类可以很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规模在扩大,复杂性在增长,网络测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数据流量测量是网络测量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它主要指测量通信网络中源节点-目的节点(O
随着网络容量的不断增长,信息更新的不断加快,人们想快速地检索到符合自己要求的信息变得越来越困难。信息冗余、主题参杂等问题都影响了人们检索信息的效率。在解决这些问题
P2P(Peer to Peer)网络是构建在应用层上的一种逻辑网络,其具有非中心化、可扩展性、健壮性、高性价比、负载均衡的特点,相对于传统的分布式系统,P2P网络具有很大的优势。近
随着Web应用之间的XML数据交换数量的不断增长,如何在数据库中可靠和有效地存储XML文档以及XML和数据库之间的数据交换技术将变得越来越重要。将XML数据存储到关系数据库中,
形式概念分析自1982年由德国的Wille教授提出以后,近年来被广泛用于软件工程、知识发现、信息检索等领域。形式概念分析中的核心数据结构概念格通过Hasse图来表现出概念之间
人脸识别是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的研究热点之一,与识别其它生物特征相比,它具有方便快捷、隐蔽性好、不需主动配合等优点,经过近些年地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应用成果。以往的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与无线宽带网络的的发展,移动互联网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在网络应用数量上都呈现指数级的增长。特别是进入Web2.0后,用户产生内容逐渐成为了主流而导致网络通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研究人工智能起,研究人员便对问答系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目前,国外已经出现实用化的面向开放领域的英文问答系统。相比之下,对面向开放领域的中文问答系
数字签名技术是网络信息安全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技术,其在电子商务中具有重要应用。而代理签名的出现,给出了一种在电子化的信息社会里权力委托的方法。由于代理签名在电子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