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氧化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来源 :青岛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rt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能源消耗的严重与环境的恶化已经受到广泛的关注,因此需要开发新型的清洁能源以便解决两大难题。锂离子电池因为具有能量密度高和循环性能好等特点而被广泛的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等便携式电子设备。为能够使锂离子电池广泛地应用于电动汽车和大型能量存储和转换装置,还需要完善锂离子电池的各项性能尤其是高倍率性能和安全性还有长循环性能。钛氧化物由于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和安全性成为最有潜力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然而,钛氧化物本身的导电性严重地限制其在高倍率的应用。为了解决钛氧化物导电性差的缺点,本论文通过制备铌掺杂Li4Ti5O12-TiO2核壳微球、Li4Ti5O12/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以及铌掺杂TiO2(B)纳米结构用于改善钛氧化物的整体导电性,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的材料在容量、倍率和循环稳定上都有一定的改善。主要结果如下:(1)铌掺杂Li4Ti5O12-TiO2核壳微球:用简单的水热法合成Li1.81H0.19Ti2O5×2H2O前驱体,将前驱体煅烧得到铌掺杂Li4Ti5O12-TiO2核壳微球。微球尺寸大小在1μm左右,微球表面纳米片的厚度和宽度分别为1020 nm和3040 nm。铌掺杂Li4Ti5O12-TiO2核壳微球作为作为电极材料表现出良好的高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在0.5 C时电极的放电比容量为176.9 mAh g-1,在20 C时电极的比容量为141 mAh g-1,在2C的条件下经过100次循环后其容量滞留率为87.8%。其电化学性能的改善归功于掺杂铌元素能够增加载流子数量从而提高材料的电子导电率。(2)Li4Ti5O12/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以溶胶凝胶法合成的无定型二氧化钛,氢氧化锂和氧化石墨为反应物经过水热和煅烧过程得到Li4Ti5O12/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Li4Ti5O12/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材料其表现过出良好的倍率性能,在电流倍率0.2 C时,其容量为194.9 mAh g-1,在电流倍率为10 C时,其容量是68.4 mAh g-1,是钛酸锂微球的1.7倍。其电化学性能的提高归功于石墨烯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有利于电子的传输,最终提高材料的高倍率性能。(3)铌掺杂TiO2(B)纳米结构:用溶剂热法和低温煅烧制备铌掺杂TiO2(B)纳米结构.纳米片的厚度为几纳米。其作为电池材料表现良好的倍率性能,0.2 C和1 C的容量分别为315 mAh g-1和129.9 mAh g-1。其电化学性能的改善是由于纳米结构极大地提高其表面积,从而利于与电解液的接触,掺杂铌元素能够增加载流子数量从而提高材料的电子导电率。
其他文献
本文用液相化学还原法制备了纳米Fe及纳米Ni/Fe双金属合金粉末,通过TEM、AAS、BET-N_2、XRD和XPS等表征手段,测定了纳米Fe和纳米Ni/Fe颗粒的形状和大小,Ni/Fe中Ni、Fe等组分含量,BET比表面积及其物相结构(晶体结构),表面组成及表面电子能态。本文研究内容:1)采用所制备的纳米Ni/Fe双金属微粒对水中具有代表性的小分子氯代脂肪烃三氯乙烯(TCE)和氯酚类如4-氯酚(
一维TiO2纳米结构由于其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在能源、环境科学、生物材料、光电化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论文围绕一维TiO2纳米结构在Ti基底上的原位生长,结构调控、表面修饰及其光电化学性能等方面开展了较系统的研究工作并取得良好进展。本文以钛片为基体和钛源,利用丙酮作为氧源,在不同的热氧化温度和丙酮浓度下制备出了纳米线和纳米锥型结构。通过SEM、TEM和XRD等手段对纳米线的
20世纪以来,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全球生物多样性正以空前的速度减少。在“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已!”……的阵阵呼声中,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
加筋土因省工、省料、施工方便、快速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加筋土是通过在挡土墙、边坡及地基等土工结构物中铺设或打入土工合成材料、钢筋等筋材,以减轻土压力、增加边坡稳定
太湖地区是我国主要的水稻产区,水稻土有机碳变化与全球气候变化息息相关,因此研究该地区水稻土肥力指标空间分异特征和不同尺度下水稻土有机碳储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不仅对
本研究在国家水专项子课题“城市水体中氮磷及微量元素对水环境质量的影响研究”的支持下,选择昆明市的典型景观水体翠湖为研究对象,针对翠湖以污水厂尾水为主要补水的基本现状
板材成形极限是加工过程中,板材在塑性失稳前取得的最大变形程度。由它得到的成形极限图是判断和评定金属板材成形性最为简便和直观的方法,可以解决板材冲压成形工艺和模具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