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利用抗生素骨水泥占位器技术,一期行内固定取出、清创、抗生素骨水泥占位器植入术,二期行占位器取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周围骨折内固定术后继发髋关节内活动性感染的临床应用及其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科收治的分Ⅱ期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周围骨折内固定术后继发髋关节深部感染患者33例,包括股骨近端骨折内固定术后23例,髋臼骨折内固定术后10例。股骨近端骨折中,男17例,女6例;首次入院年龄为27~64岁,平均45岁,.其中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20例,包括行空心螺钉固定17例,髓内钉固定2例,植骨动力髋固定1例;股骨粗隆间骨折3例,均采用髓内钉固定。髋臼骨折中均为男性;年龄为30~56岁,平均43岁。患者均因暴力损伤致髋臼骨折,骨折后行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固定手术。所有患者均行分二期手术治疗。一期手术行内固定物取出、彻底清创、制作抗生素骨水泥占位器并植入;经过全身系统性抗生素治疗,待感染控制后,入院行二期关节重建手术,占位器取出,人工关节假体植入,恢复关节功能。术后继续系统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通过随访患者,复查血清学炎性指标和X线片进行评价临床疗效和假体生存状况,通过Harris功能评分(Harris hip score,HHS)评估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结果:所有患者均在气管插管全麻下成功完成两次手术。手术间隔期为11~44周,平均20周。手术间隔期发生占位器断裂2例。关节置换术后随访时间为13~124个月,平均57个月,其中31例患者获得2年以上随访。随访过程中,血清学炎性指标均回到正常范围,无感染复发和新发感染出现。末次随访时,髋关节X线片无连续透光线出现,假体固定良好,无严重假体周围骨溶解表现、无假体松动发生。2例髋臼骨折患者术后出现后脱位,进行麻醉下闭合复位,髋人字石膏固定6周。患髋HSS功能评分初次就诊、手术间隔期、末次随访时分别为24.73±10. 74、49. 58±12. 41、89. 73±5. 38,末次随访时患髋功能较术前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借助临时抗生素骨水泥占位器,分期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能够有效地治疗继发于髋关节周围骨折内固定术后的髋关节深部感染、重建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