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代位求偿诉讼中的当事人问题研究——以两大法系比较为中心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m4091989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保险代位求偿制度作为保险行业的一项国际惯例已为各国的立法所普遍承认。保险代位求偿权是指保险人在向被保险人理赔后,在理赔的范围内,取得被保险人对造成保险事故的第三人的赔偿请求权。  保险代位求偿制度是损害补偿原则的派生制度。保险代位求偿制度的设计,与其说是为了给予保险人以利益,不如说是为了某种制度安排。这种制度安排就是为了防止被保险人获得超出其损失的利益,从而避免保险成为赌博的工具。因此,保险人在行使这项权利时往往会受到一些限制,原因就在于法律赋予保险人以保险代位求偿权,醉翁之意不在于给予保险人利益,而是防止被保险人获得超额利益。  保险代位求偿诉讼与一般的代位权诉讼或者一般的债权债务诉讼相比,其最大的特点在于起诉名义的问题,即以谁的名义行使权利。由于对保险代位求偿权的性质的看法有所不同,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就保险代位求偿诉讼中的起诉名义问题也因而各具特色。大陆法系基于法定债权移转理论认为应当以保险人自己的名义起诉;英美法系基于程序代位理论而认为应当以被保险人的名义起诉。本文针对保险代位求偿诉讼中的当事人问题的研究,就是基于两大法系之间的差异而展开的。  除去引言,本文总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对保险代位求偿权的一般介绍,主要为实体法的内容。阐述了保险代位求偿权的涵义及其本质,保险代位求偿权的适用范围以及相关的理论观点,保险代位求偿权的成立要件与成立的时间点等问题。  第二部分通过对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对保险代位求偿权的不同理论之间的比较,阐述了保险代位求偿诉讼中以谁的名义行使权利的问题,并对产生这一差别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同时论及了这两种理论各自在司法实践中的优劣。  第三部分讨论了保险代位求偿诉讼中被告的范围以及针被告所应受到的保护。保险代位求偿诉讼中的被告并非任何造成保险事故的第三人,如果该第三人是与被保险人有一定利益关系的人,如被保险人的家属、被保险人的雇员等,除非其故意造成保险事故的发生,否则保险人不得对这一范围内的人行使保险代位求偿权。  第四部分阐述了被保险人在保险代位求偿诉讼中的地位以及被保险人为辅助保险人行使保险代位求偿权而承担的一些义务。  第五部分论述了我国保险代位求偿诉讼中当事人问题的相关规定以及在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其他文献
文中对液力变矩器闭锁点进行了优化计算,综合考虑了闭锁前后发动机转速突降造成的惯性能量的释放,以及闭锁前后变矩器输入输出转矩的变化,在二者最优解之间通过目标规划法建
一个政党的先进性,是其得以成立存在和发展壮大的根本,没有先进性的政党是没有生命力的、没有力量可言的。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其本质要求就是要保持党的先进性,只
阐述了QSS型汽车道路试验速度计软、硬件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QSS car road test speedometer software and hardware system are expounded.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文中介绍了一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4WS控制方法,该方法考虑到了车辆和轮胎的非线性动态特性,利用在实际车辆上实测所得的数据,用神经网络方法对车和轮胎的非线性动态特性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