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学界在“外来词的界定”以及“外来词的类型划分”这一类问题上还存在着争议。不同学者针对“只涉及借音或借义的外来词”所作出的分类存在着外延交叉的情况。不同学者对于同一个外来词“是否反映出了外语词的义”的看法,有时候也不完全一致。因此,我们认为“只涉及借音或借义的外来词”的各种类型其实是一个音或义连续变化的整体,我们希望构建一个汉语外来词“音义连续统”,把这种连续性清晰地表现出来。本文一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构建了“音义连续统”一维基本模型。我们根据“只涉及借音或借义的外来词”中的“汉字的音和义”符合“外语词原词的音和义”的程度,构建了一个汉语外来词“音义连续统”一维基本模型,定位出了“音义连续统”上的五种基本类型,每一种类型都结合外来词实例进行了分析。第二部分,构建了“音义连续统”二维基本模型及组合模型。我们在“音义连续统”一维基本模型的基础之上,制定了5个基本点各自的“纵向连续性”的排列标准,构建出了包含10个基本点的二维基本模型。然后进一步利用一维基本模型上的5个点构建出了25种理论上的组合可能,利用二维基本模型上的10个点构建出了100种理论上的组合可能,并利用组合模型分析了“半音译半意译词”、“仿译词”和“音译加注”类型的词。第三部分,对“音义连续统”的若干问题做了进一步的讨论。首先,我们利用“音义连续统”分析了一词多译类型的外来词的变化规律。其次,我们结合外来词实例分析了“音义连续统”中的“偏音兼义”类外来词的转喻和隐喻现象。最后,我们针对文学作品中的“偏音兼义”类外来词进行了分析,并对这一类词为什么容易被人误解做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