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岩气多组分竞争吸附机理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ac82970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页岩气多组分竞争吸附研究对于页岩气储层含气性评价、页岩气渗流规律及注CO2提高CH4采收率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四川盆地上奥陶统五峰组与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黑色页岩岩心,开展X射线衍射分析、岩石热解分析、有机质含量测定、低温N2与CO2吸附测试、高温高压下CH4气体在平衡水样品上等温吸附以及CH4与CO2气体单、多组分等温吸附等实验研究,分析了页岩岩心物理化学和孔隙结构特征,阐述了CH4与水分及CO2竞争吸附行为,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页岩气单、多组分吸附模型,最后提出了考虑水分和非甲烷气体的页岩气含气量预测模型,取得的主要结论和认识如下:分析了岩心组成和孔隙结构,组建了一套页岩气单、多组分等温吸附实验装置。实验岩心主要由石英和粘土矿物组成,有机质含量一般大于1.5%,孔隙主要以微孔和中孔为主,微孔比表面积与有机质含量成正比。实验装置增加中间区,实现一注多吸和取气功能,精简了实验流程,避免了取气造成混合气体扰动。研究了水分与CH4竞争吸附,探讨了水蒸气压力对吸附的影响。水分在蒙脱石、伊利石和页岩全岩上的等温吸附曲线符合III型曲线,为多分子层吸附,吸附层数集中分布于3~7层。经平衡水处理后,蒙脱石Langmuir吸附量降低了97.4%,几乎丧失了全部吸附能力,伊利石和页岩全岩Langmuir吸附量降低了33.7%~78.9%。未考虑水蒸气压力的甲烷吸附量被低估26.4%,经水蒸气压力校正后的等量吸附热更加符合热力学一致性。研究了CH4与CO2竞争吸附,建立了超临界CO2吸附模型和由吸附引起的膨胀模型。混合气体中各个组分的吸附行为不仅与该组分自身的吸附能力有关,还与该组分在混合气体中的分压有关。CO2在竞争吸附中占得优势,且优势随着温度的增加和混合气体中CO2含量的增加而加强。基于局部密度理论构建了页岩气单、多组分吸附模型,分析了气体在页岩孔隙中的分布状态。结果表明,当孔隙较大时,气体在孔壁周围吸附,随着孔隙逐渐减小,孔隙中心的气体开始发生吸附,当孔隙减小到一定程度时,孔隙中所有气体均处于吸附状态。吸附相密度是温度、压力和孔径的函数,温度越低,压力越大,孔径越小,则吸附相密度越大。在低压范围内,过剩吸附量几乎等于绝对吸附量,随着压力增加,绝对吸附量逐渐大于过剩吸附量,且压力越大,两者差异越大。建立了考虑吸附相体积、水分以及非甲烷气体的页岩气含气量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当不考虑吸附相体积时,页岩含气量被高估27%~38%,考虑含水后总的含气量减少1.17%~3.12%,多组分气体不仅影响页岩气的赋存状态,即页岩气在吸附相和游离相中的分布,也影响页岩气总的含气量。在2384.18 m~2414.56m的地层深度范围内,不考虑多组分气体将会高估含气量5.6%~31.8%。
其他文献
MANET网络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安全性正成为目前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对簇型结构的移动自组网进行了安全性研究,分析并指出了现有一些方案中还存在的安全漏洞,并在此基础
"制度德育"可谓是新世纪道德教育的时代诉求,是在批判传统学校德育的基础上形成的,以富有时代道德的精神制度规范学校德育,以"善的制度"涵养"善的德性",培养具有主体性、充满
深入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需要政府运用系统的思维建立一个三维关系的分析框架,从整体上思考政府与学校、教师、学生的关系,从而为制度安排提供思维工具。政府与普通高中
栅栏覆盖保证当某个移动目标沿任意路径穿越监控区域时都能被检测到,适合于移动监测和边界保护等应用。随机部署静止传感器时,为保证栅栏覆盖需要大量节点,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
目的研究不同方法治疗小儿细菌性痢疾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88例细菌性痢疾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4例采用头孢曲松钠静滴治疗,观察组44例在此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