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胚胎着床是决定妊娠成功与否的重要环节之一。Ezrin-radixin-moesin-binding protein-50-kDa (EBP50)是一种支架蛋白,已有研究表明它在癌细胞的发展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而胚胎着床的过程与癌的形成有很多的相似性,所以我们思考EBP50在胚胎着床中是否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为了验证以上设想,我们观察了围着床期小鼠的子宫内膜上是否存在EBP50的表达以及它的表达形式。利用假孕小鼠模型、延迟着床与激活着床小鼠模型、蜕膜化小鼠模型、甾体激素处理小鼠模型,来研究EBP50在着床期的表达是否受着床的胚胎、卵巢分泌的甾体激素的影响。方法:1.性成熟的雌性昆明小鼠(6-8周龄)与雄性昆明雄鼠交配,取妊娠第1天(D1)到第4天(D4)小鼠的子宫,给妊娠第5天(D5)小鼠尾静脉注射台盼蓝染液,分别取着床点(D5-IS)与非着床点(D5-INT)的子宫组织,取妊娠第6天(D6)到第8天(D8)着床点的子宫组织,进行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实验,检测EBP50在小鼠妊娠早期的表达部位和表达水平。2.制做假孕小鼠模型、延迟着床与激活着床小鼠模型、蜕膜化小鼠模型、甾体激素处理小鼠模型,取以上小鼠模型的子宫组织,进行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1.正常妊娠小鼠的D1-D4,EBP50主要表达在子宫的腔上皮和腺上皮的顶端膜上。在D5-INT,EBP50的表达与着床之前D1-D4的表达相似,主要表达在腔上皮和腺上皮;而在D5-IS,EBP50则表达在了基质细胞的细胞核上。着床后的D6-D8,EBP50则主要表达在蜕膜细胞的细胞质。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D5-INT相比,在D5-IS,EBP50的表达量较低(P<0.05)。2.在假孕D1-D5小鼠子宫上,EBP50主要表达在腔上皮与腺上皮的细胞膜上。在延迟着床小鼠模型,EBP50在腔上皮和腺上皮上有表达;激活着床模型中,EBP50表达在基质细胞的细胞核;且EBP50在激活着床模型中的表达量明显低于延迟着床模型组小鼠(P<0.05);延迟着床小鼠模型被激活后,EBP50的表达部位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在上皮细胞胞膜上表达转为了在基质细胞的胞核上表达。蜕膜化模型中,EBP50则表达在蜕膜细胞的细胞质,与非蜕膜化的对照一侧子宫相比,蜕膜化组小鼠子宫的EBP50表达量明显低(P<0.05)。甾体激素处理的小鼠模型中,在给予雌激素的小鼠,EBP50主要表达在子宫内膜基质细胞的细胞核;而给予孕激素、雌激素+孕激素、空白对照组三组中EBP50则主要表达在子宫内膜的上皮细胞上。Western blot检测雌激素处理组小鼠子宫内膜上EBP50表达水平高于其余三组(P<0.05)。结论:根据上述研究结果,我们推测:在着床前期,EBP50首先定位于细胞膜以维持正常的细胞形态和功能;着床开始时,EBP50则转而定位于胞核参与基质细胞向蜕膜细胞的转化;而当蜕膜细胞已经形成,EBP50定位于蜕膜细胞的细胞质来促进蜕膜细胞的增生和分化。胚胎的存在可以影响EBP50在子宫内膜的表达部位和表达水平。雌激素可以影响小鼠子宫EBP50的表达。所以,EBP50在妊娠早期小鼠胚胎着床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且受着床胚胎和雌激素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