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如今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被看做是非常重要的能量来源。同时,为这些能源提供经济的、有竞争力的能源储存载体一电池技术的发展至关重要。锂离子电池因其高储能、无记忆效应、更加环保的处理处置过程等优于其它类型电池的特性,成为二十一世纪最有发展潜力的动力源之一。其电极中的粘合剂是锂离子电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且直接影响到锂离子电池的性能。与传统高分子有机物粘合剂不同的是,水基粘合剂在近两年获得广泛的关注。因为水基粘合剂的加入使得锂离子电池的生产工艺过程更为环保,同时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因此,水基粘合剂在锂离子电池电棒的制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制造出既满足性能要求又尽可能减少环境生态影响的锂离子电池,与制备材料的选择及其工艺过程息息相关。实际生产中,必须同时考虑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材料及其生产工艺。通过科学研究对比近几年所采用的高效粘合剂,作为锂离子电池中有发展潜力的水机粘合剂,羧甲基纤维素钠和明胶的水溶液不仅可以提供高效的粘合作用,也是一类性能比高、环境友好的化学品。与此同时,颗粒物与少量液体的混合工艺在锂离子电池电极生产中被大量的采用。本次研究中,少量的明胶-甲基纤维素复配溶液与碳粉第一次进行固液混合实验,在优化的混合实验条件—临界搅拌速度为94.5rpm和改良的水雾喷嘴,采用可操作性强的监测方法—均质性分析方法,得到以下结论:采用临界搅拌速度,可以有效减少混合时间。当增大粘性液体的投入量并且提高溶液的粘度,颗粒与溶液搅拌后需要更多的混合时间以获得满意的均质性效果。就此实验而言,质量分数为0.25%、0.1%和0.4%的明胶-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与碳粉进行混合实验,分别需要6分钟、8分钟和10分钟使混合物得到满意的均质性效果。在高倍显微镜中观察到,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起到粘合颗粒物的作用,有良好的粘合剂效能。同时,明胶溶液也有一定的粘合作用,但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在颗粒物表面形成一层均匀的薄膜,间接起到表面改性的作用,有利于羧甲基纤维素钠这种高效粘合剂在碳粒颗粒群中的分散以及碳粉颗粒之间的粘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