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90年代,在东部沿海一带出现的以专业镇为特色的家电、服装、鞋帽、玩具等企业集群为促进产业和人口向城镇聚集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一个人口众多、自然资源丰富的直辖市,产业升级对于开发重庆市特色优势资源、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加快城镇化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论文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产业空间聚集和城镇发展研究链接起来,提出以产业聚集吸引人口聚集,以产业培育和集群引导来推动小城镇发展的模式。 有鉴于此,论文在对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分析框架中加入产业集聚和城镇化两因素,较为全面和系统地探讨了两者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影响程度。首先,本文总结和评述了国内外学者相关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为后文提供研究依据和基础;其次,论文分别描述了重庆市产业集聚、农村劳动力流动和城镇化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从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方面分析了产业集聚是影响城镇化水平的主要因素,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镇打工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在农村城镇化过程中,产业集聚可以促使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有效地解决周围甚至远郊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在得出上述观点后,本文运用1985-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阐明了重庆市产业集聚、城镇化和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整体关系,并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再一次验证了产业集聚可以加快城镇化的进程,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最后,本文在前文研究基础之上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及结论。 产业聚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城镇发展是一个紧密联系、相互作用、不可分割的连续过程,必须把三者链接起来研究。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产业聚集竞争力的提高和城镇化的发展,尤其两者的互动发展,有利于改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状况。因此,必须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第三产业的支持力度,努力让其成为吸纳农村劳动力的主要场所;选择优势产业,引导特色产业集群,促进城镇化;发展乡镇企业来吸纳更多农村剩余劳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