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基金业起步较晚,证券市场还不够成熟,因此投资者对基金的认识不够全面,开放式基金自成立以来就伴随着巨大的赎回压力,赎回率较高。这种现象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研究的焦点在于基金的业绩与基金的赎回率之间的关系,基金业绩与基金的赎回率正相关认为存在“赎回异象”,反之不存在。研究的结果存在分歧:一部分学者提出开放式基金存在“赎回异象”,而另一部分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得出“赎回异象”是一种假象。为了探究我国开放式基金是否存在“赎回异象”,同时分析可能影响开放式基金赎回的因素,本文选取来自万德数据库(WIND)中公开数据中的210支开放式基金,包括20支股票型基金、20支债券型基金、160支混合型基金。以2007-2015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非平衡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基于证券市场波动和投资者的结构,分别分析“牛熊市”下基金业绩与个人资金净流入量和机构资金净流入量的关系,并分析一些可能的影响因素。本文的研究结论是:(1)基金流量和当期基金业绩表现负相关,存在“赎回异象”(2)基金历史业绩与基金机构资金净流入量正相关,基金历史业绩与基金个人资金净流入量负相关,;(3)投资者在“牛市”和“熊市”的差别并不是很大,即使在“牛市”投资者在整体上也并非“追逐业绩”,只能说相比较“熊市”而言,投资者更倾向于“追逐业绩”;(4)股票型基金的净流量与证券市场表现相关性显著;(5)基金规模与基金净流量负相关,基金价格与基金净流量正相关,基金风险与机构资金净流量正相关,与个人资金净流量负相关,基金年龄和基金分红次数对基金的净流量无明显的相关性。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本文有以下启示:(1)个人投资者的理性程度有待提高,对基金的认知有待增强,应该加强对个人投资者的基金教育;(2)基金的管理着应该准确的预计市场走势,防止出现较高的流动性风险;(3)基金管理者应该合理的控制基金规模,防治基金份额出现大规模赎回的原因是因为基金的规模效应递减;(4)本文的模型中基金的分红次数对基金净流量没有显著性关系,这也并不能说明基金的分红对基金的净流量就一定没有关系,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探讨基金的分红金额对基金净流量的关系。(5)本文在研究基金业绩时考虑的是当期的基金和滞后一个季度的历史基金业绩发现当期基金业绩和历史基金业绩对基金流量的影响不同,滞后一个季度具有一定得局限性,在以后的研究中应该考虑滞后一期的年度回报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