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虎纹捕鸟蛛毒素-Ⅰ天然突变体的分离与鉴定  2.间斑寇蛛粗毒的生物化学研究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leiBC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虎纹捕鸟蛛毒素-Ⅰ天然突变体的分离与鉴定 虎纹捕鸟蛛[Selenocosmia(=Ornithoctonus)huwena]是分布在我国西南部山区的一个蜘蛛新种。它的粗毒中含有多个活性成分,其中研究的比较深入的多为神经毒素。虎纹捕鸟蛛毒素-Ⅰ[huwentoxin-Ⅰ(简称HWTX-T)]是虎纹捕鸟蛛粗毒中含量最高的一种多肽类神经毒素。它含有33氨基酸残基,其中的6个Cys形成3对二硫键,能阻断突触前膜神经递质的释放,且能可逆阻断小鼠膈神经膈肌接头的传递,是一种N型钙离子通道阻断剂。 本部分研究通过阳离子交换及反相HPLC,从虎纹捕鸟蛛粗毒中分离出HWTX-Ⅰ的一种天然突变体,MALDI-TOF质谱仪分析表明该天然多肽突变体分子量为3636 Da。Edman测序结合串联质谱和氨基酸组成分析等方法鉴定出该天然突变体由32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序列为H2N-ACKGV FDACT PGKNE CCPNR VCSDK HKWCK WQ-COOH,其中6个Cys形成3对二硫键。该天然突变体氨基酸序列前31个残基与HWTX-Ⅰ的完全相同,第32位残基由HWTX-Ⅰ的K突变为Q,其生物学活性与HWTX-Ⅰ的有明显差异。昆明种小白鼠第四脑室注射实验表明,该天然突变体能使小鼠致死,但不能阻断小鼠膈神经-膈肌标本的神经肌肉接头传递。本研究结果表明,K32残基对于HWTX-Ⅰ的生物学活性有关键性作用。该天然突变体对HWTX-Ⅰ的结构与功能关系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帕金森病(PD)是一种与多巴胺能神经元丢失密切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目前很多研究认为兴奋性毒素、氧化应激、自身免疫、细胞凋亡等机制参与PD的发病过程。由南通大学江苏省
癌相关成纤维细胞(cancer associated fibroblasts,CAF),肿瘤微环境中宿主细胞主要成分,除具有直接促瘤作用外,还可通过抑制T细胞功能、促进免疫抑制细胞功能、调节胞外基质
在河北广宗勘探区深孔施工中,由于地表钻探用水水质影响及原钻井液体系不合适,造成钻井液性能指标达不到要求,性能难以控制,尤其失水量严重超标,接连发生孔内事故。针对存在的问题
为准确划定矿山环境影响范围,有效地开展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促进矿山可持续发展,本文在详细分析贵州平坝榜上煤矿矿山环境现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运用采掘活动过程中的安全开
不同于传统图像只能记录光线的强度信息和位置信息,光场图像还可以记录光线的方向信息。光场成像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一种重要的信息获取手段,并已经在立体匹配、图像分割、目
对于高硅、高铝、高铁等类的酸性样品,在熔融制样时,通过加入碱性氧化物来提高熔融体的碱性,消除酸性熔融体的不熔物,提高熔融体的流动性,使熔融体混和均匀,提高了制样的重现性,使准
依据野外地表地质观测及地震、钻探最新的深部地质资料,结合对区域控煤构造认识,运用构造解析、构造应力场及地质力学分析等研究思路与方法,讨论了研究区控煤构造特征、构造
时至今日,关于"陶艺"一词的来源及其内涵与外延,在国内还存在诸多争议。根据目前掌握的史料情况推断,出现"陶艺"一词的最早现存文献可能是重修于清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的佛山
以三层对称地层模型为例,求解Love型槽波频散方程,并根据该模型参数绘制了Love型槽波频散曲线,以及振幅深度分布方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Love型槽波在煤层中的能量分布规律与煤层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4条规定,人民检察院有权对人民法院的民事审判活动实行法律监督.第179条和第187条规定人民检察院有权对生效的错误判决和裁定进行抗诉监督。实务中.人民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