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烧结Al2O3/SiC复合材料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xlt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题采用微波加热技术,分别制备了氧化铝粉体和Al2O3/SiC复合材料。首先采用微波热解前驱体方法制备得到高分散α-Al2O3粉体,获得微波热解制备氧化铝粉体的最佳工艺参数;并以此α-Al2O3粉体为原料,通过添加SiC粉体,SiC粉体颗粒表面改性等方式,实现了Al2O3/SiC复相陶瓷的微波烧结。在氧化铝粉体制备过程中,以硫酸铝铵和氢氧化铝为前驱体,采用混合加热模式,通过设计制作简易保温结构,以SiC棒为辅助加热体,以Al2O3坩埚作为样品仓,实现稳定均匀烧结。微波加热至1100℃、保温5min,制备得到晶粒尺寸为0.3μm左右的氧化铝粉体,颗粒尺寸均匀,分散性好,无团聚现象。随着微波烧结温度提高至1200℃,氧化铝颗粒出现长大现象,然而,保温时间的延长并未影响氧化铝粉体的颗粒形貌与尺寸。对比电阻加热方式,电阻加热至1300℃,保温30min,也可获得颗粒尺寸0.3μm左右的氧化铝粉体,但出现较为严重的团聚现象。氧化铝粉体低温不吸收微波,选取微波吸收体SiC作为添加相,通过添加不同含量的SiC粉体(5vol.%,10vol.%,15vol.%,20vol.%),改变烧成温度(1300℃,1350℃,1400℃,1450℃,1500℃),从而获得稳定的氧化铝复相陶瓷的微波烧结工艺。在Al2O3/SiC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在混合加热模式保温结构的基础上,在烧结样品周围增加保温材料,降低烧结样品与周围环境之间的温度梯度,实现样品稳定升降温;同时,通过控制功率,对烧结样品的降温速率进行控制。结果表明:随着烧结温度的提高,复相陶瓷的密度逐渐提高,气孔率下降,当烧结温度为1450℃,保温30min,密度达到最大值。随着SiC含量的增加,Al2O3/SiC复相陶瓷的莫来石化程度增加,当SiC添加量为20vol.%时,复相陶瓷完全莫来石化。为了降低复相陶瓷烧结温度,减少样品的莫来石化程度,本课题选择溶胶凝胶法与高温氧化两种方式对SiC表面进行改性,获得SiO2包裹SiC的核壳结构,Al2O3/(SiO2)SiC坯体在1350℃烧成复相陶瓷样品,形成“碳化硅—莫来石—氧化铝的复合结构”。当溶胶凝胶法SiO2包裹量达到40vol.%时,可以有效阻止SiC粉体的氧化。且在微波烧成溶胶凝胶法制备的Al2O3/(SiO2)SiC样品中,由于微波的“热聚集”效应,出现较多的熔融区域,熔融区域外形成较多的细小的氧化铝晶粒。
其他文献
教育一直以来都是我国重视的问题,现如今,我国主张积极弘扬传统文化,也越来越注重语文这一学科的创新与发展.在弘扬中华文化以及传统文化的今天,越来越受到重视.时代在发展,
学位
PbZrO3是一种优异的反铁电材料,在外电场或力的作用下发生反铁电-铁电相转变,此过程可以诱导出熵的变化,以致能够产生大的温度变化。本文采用Sol-gel和固相烧结法制备PbZrO3基反
实践教学是培养中职护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关键.提高护理技术课程教学效果的关键是找出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努力把学生培养成护理技能过硬、适应社会
初中生物是自然科学的基础,教材内容十分丰富.初中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对于生物这门课程的教学,如果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生物这门科学的兴趣,运用交互式
磷石膏是湿法磷酸生产的副产物,生产1吨磷酸会产生约5吨磷石膏。磷石膏晶型差,含多种有害杂质,品质不稳定,缺乏针对性的质量评定标准,严重制约了其资源化应用。我国磷石膏的累计堆存量已经超过2亿吨,有效利用率仅20%左右。磷石膏长期被当作固体废弃物堆放在渣场,不仅占用了宝贵的土地资源,还会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影响了磷化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实验室模拟二水湿法磷酸工艺,研究了湿法磷酸生产工艺对磷
数学是基础教育阶段重要的学科之一,且从高中数学教材内容来看,数学知识具有极强的逻辑性与抽象性,部分学生无法适应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就成了学困生.数学学困生在学习过程
在素质教育被大力提倡的现代社会,在初中各学科教学中德育教育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尤其是在语文学科体现十分明显.语文学科的教学讲求的是知识性和思想性的统一,教师
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是小学生对语文整体学习的一个反馈和体现,对学生的写作能力、表达能力以及思想情感都有着极大的影响.小学生这一阶段刚接触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