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气候变暖状况的恶性发展和世界节能减排运动的推动,促进了低碳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方式、能源消费方式、人类生活方式的一次新革命,其根基是低碳消费。低碳消费的研究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西方国家,我国低碳消费研究起步较晚,开始于2009年末哥本哈根气候会议以后。目前,低碳消费研究在国内外都是热点和前沿课题。已有的居民低碳消费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城市居民或特定的群体。本研究采用实证研究方法探索了农村居民低碳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以弥补理论研究的不足,并希望能为政府引导农村居民低碳消费和企业开拓农村低碳消费市场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本研究在对低碳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以往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基础上,构建了农村居民低碳消费行为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其中,选定内在因素为低碳认知、个人消费观念、环境关注,选定情景因素为低碳产品购买便利性、消费信贷、政策感知效果,并选定中介变量为低碳消费行为意向。低碳消费行为划分为低碳购买行为、低碳使用行为和低碳处理行为三个维度。通过问卷调查,在东部山东省、中部湖南省和河南省、西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四川省面向农村居民发放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91份。
本研究运用了描述性统计、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多群组分析等数据分析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低碳认知、消费信贷、政策效果感知显著正向影响农村居民低碳消费意向,但不直接影响低碳消费行为;个人消费观念、低碳产品购买便利性对农村居民低碳消费意向和低碳消费行为都没有显著正向影响;环境关注对农村居民低碳消费意向和低碳消费行为都有显著正向影响,并且环境关注是影响低碳消费行为的关键变量;低碳消费意向显著正向影响低碳消费行为。并且农村居民低碳消费的总体水平较低。性别和地区影响农村居民低碳消费,并且性别、家庭规模、年龄、收入、地区等调节变量在不同假设路径中的影响存在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