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是现代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从国内来看,社区银行还处于起步阶段,虽然一些商业银行开展了社区银行服务,但没有固定模式和操作方法,还未能形成较为系统的社区银行服务理论。因此,本文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视角,研究其开展社区金融服务的路径、方法,以便促进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快速可持续发展,进而带动社区乃至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本论文在对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人员、网点及产品等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人员业务素质、网点建设、产品创新能力等方面,分析了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开展社区金融服务的劣势;从人员储备较为充足、网点遍布城乡社区、与社区居民联系较为紧密等方面,分析了农村合作金融开展社区金融服务的优势。在开展社区金融服务的模式研究方面,研究了营业网点、自助银行和农金通三种模式,指明了每种模式的优点,并据此进行了适用性分析。最后,在金融服务与社区金融模式相融合的基础上,提出了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开展社区金融服务的措施和建议。主要有以下七个方面:立足社区服务实际,实现金融服务网点在硬件环境、营销模式、业务流程再造和考核机制等四大方面的综合转型;农村地区以规范为主,由原分社(分理处)迁址设立社区支行,农金通由多种模式向社区模式规范,由POS机具向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点升级,全面覆盖社区金融服务网络;城区以新建为主,合理建设综合网点,全面建设自助银行;理顺营销服务途径,认真打造根植社区的营销团队,实施以正向激励为主的考核模式,全力构建城乡社区金融营销体系;开展实时综合金融服务,有针对性实行错时服务,实现金融服务常态化;加强与社区周边商户的合作,及时提供保值增值的金融产品,全面推行中小企业服务全覆盖,实现金融服务特色化;因地制宜开展宣传,实行针对性营销,实现金融服务亲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