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刑事案件被告人该处以何种刑罚,如何才能达到定罪准确,量刑合理,是每一起刑事案件所追求的基本目的。由于刑民交叉、法条的竞合,以及各种酌定量刑情节的考量,尤其是民事赔偿对量刑的影响,使得在司法实践中对具体案件如何定罪量刑的争议较大。本文从C市某中院判处的秦某过失致人死亡一案的案例分析入手,通过对过失致人死亡罪与交通肇事罪的法条竞合情形进行法理分析,论证该案定性是否准确。因该案涉及到民事赔偿部分,笔者进而对民事赔偿影响量刑的合理性与构建路径进行了探讨。通过分析,文章认为秦某的行为构成了过失致人死亡罪,民事赔偿对量刑的影响具有其合理性,但应加以规范。全文分为引言、正文、结语和致谢,作为核心的正文部分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案例概况。分为案情简介、分歧意见和焦点问题。案情简介交待了被告人秦某不顾受害人方某的阻拦,强行驾车驶离,造成了方某的死亡。分歧意见又包括刑事部分和民事部分,刑事部分主要争议是对秦某罪名的认定,一审公诉意见认为秦某构成故意杀人罪、一审法院判决秦某构成故意伤害罪,二审法院判决秦某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还有一种意见认为秦某构成交通肇事罪。民事部分主要就审理赔偿情况进行了介绍。并就上述案件处理结论意见分歧背后的核心认识问题进行了提炼。第二部分是法理分析部分。以秦某一案为例,梳理该案罪名认定中的法理知识,探讨在过失致人死亡罪与交通肇事罪发生竞合的情况下,在具体案件中该如何处理。结合实践分析了刑民交叉案件中民事赔偿对量刑的影响。文章认为,将民事赔偿纳入量刑情节具有积极意义,但应在司法实践中加以规范,以期更好的发挥刑罚的惩戒、教育作用。第三部分研究结论与启示。文章明确了案例研究的结论,认为在刑民交叉案件中,应先分析法条竞合的类型,依据类型采取不同的处断原则,并结合罪行均衡原则对被告人的罪名定性。对民事赔偿部分,也应综合考虑其他因素,严格适用相关法律规定,正确予以量刑,才能充分发挥刑事法律之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