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虽然常识常理常情在基础理论问题上仍存在争议,但在司法实践中,甚至是在犯罪证明标准要求更高的刑事裁判中,常识常理常情出现的频率也非常高,实践中的广泛应用证明了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常识常理常情概念具有高度抽象性和内涵丰富性,具体到刑事司法裁判文书中,三者可能因不同人的理解、语用习惯等而用于指代不同意义。整体而言,常识常理常情具有共同的指代意义,可以通用,即人与人之间普遍的共通的辩是非、明事理所必需的基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然常识常理常情在基础理论问题上仍存在争议,但在司法实践中,甚至是在犯罪证明标准要求更高的刑事裁判中,常识常理常情出现的频率也非常高,实践中的广泛应用证明了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常识常理常情概念具有高度抽象性和内涵丰富性,具体到刑事司法裁判文书中,三者可能因不同人的理解、语用习惯等而用于指代不同意义。整体而言,常识常理常情具有共同的指代意义,可以通用,即人与人之间普遍的共通的辩是非、明事理所必需的基本经验、基本事理和基本情感,这是由“常”之共性决定的,经过了社会生活长期的实践检验,反映了普通人的社会认知。由于词语本身意义的模糊加之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刑事司法裁判中常识常理常情的运用存在诸多问题。法官说理运用的常识常理常情不准确,以个人或社会偏见代替常识常理常情,以超出普通人认知的专业知识代替常识常理常情,运用常识常理常情产生的结果存在较大差异。针对常识常理常情的论证不充分,法官论证水平差异大,法官对诉讼当事人有关常识常理常情的供述和辩解或检察机关的抗诉回应简单,亦或直接不回应。特殊案件中存在法官不敢用、不愿用常识常理常情的情形,作出的判决虽合乎法律,中规中矩,但却难以实现提升判决可接受性的预期目标。司法实践中对常识常理常情的不当运用还体现在过度运用常识常理常情说理,运用的常识常理常情没有相应的证据支撑,脱离事实基础,滥用常识常理常情,以常识常理常情说理来代替法律推理,规避法理说理。在刑事司法裁判个案中,常理常理常情的运用场景主要体现于案件事实认定、裁判依据证立以及裁判结果的整体性证立三个方面。证据是定案的基础,案件事实认定场景中常识常理常情的运用贯彻和体现在证据规则中,判断证据资格和评价证据证明力,借助常识常理常情来支持或否定事实推论;证立裁判依据场景中常识常理常情主要应用于对法律规则的解释,借助常识常理常情检验文义解释的合理性,对法律规范中一些不确定语言和模糊性概念做出相对确定的解释,辅助法官解释专业法律术语;裁判结果的整体性证立场景中常识常理常情用于帮助法官实现裁判结果的整体性证立,定罪环节体现在实现案件事实的归属论证,量刑环节体现于为法官行使自由裁量权提供合理性基础。为法官在刑事司法裁判中运用常识常理常情设置最低限度,法官既不能以常识常理常情代替证据,也不能将常识常理常情作为证明标准,更不能把常识常理常情当成裁判依据。同时提出法官在刑事司法裁判中运用常识常理常情说理的标准,要求法官态度严谨,保持理性;论证追求有效而不是充分;叙事遵循说理对象以及其他可能的裁判受众的认知习惯,实现裁判理由之间的贯通以及与其他论证资源的融洽;修辞手法切合具体案件和论证场景,修辞风格适当,积极修辞和消极修辞相结合,裁判语言表述简约繁丰。刑事司法裁判中运用常识常理常情要遵循论证负担规则、合理推论规则、商谈对话规则以及程序保障规则,论证规则的选择因提出主体和适用阶段的不同会有所侧重。论证负担规则要求法官根据不同语境承担不同的论证负担,合理推论规则要求法官从证据出发借助论证型式进行合理推论,商谈对话规则要求法官保证诉讼当事人和检察机关之间的对话互动,程序保障规则贯穿于刑事司法裁判整个过程,包括裁判文书说理的繁简分流、深度公开以及考核激励。静态意义上的限度和标准与动态层面上的论证规则共同为法官规范运用常识常理常情提供有效参考。
其他文献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实现农业经济体系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必要条件,当前我国农村年轻劳动力缺失,农村人口空心化导致留守人口安全问题、产业发展滞后、公共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针对农村人口空心化衍生的问题,从人才引进、“三留守”群体心理建设、公共服务、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出治理策略。
研究背景: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ncer,PTC)是近年来发病率迅速增加的肿瘤之一,受到了广泛的关注。部分PTC患者可出现复发和转移,但相关机制目前仍不明确。近年来,新一代测序技术的发展对肿瘤基因组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从肿瘤样本中产生的海量数据,诞生了癌症基因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及其附属项目。其中,肿瘤转录
研究背景及目的:肺不典型类癌是一种肺部罕见癌,约占肺类癌的10%,属于分化良好的中低级别神经内分泌肿瘤,在肺癌总体中占比小于1%。近年来,肺不典型类癌的发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由于病例罕见,肺不典型类癌的流行病学特征、生物行为学特征、临床病理特征、治疗信息和结局信息十分匮乏,目前已有的临床研究多是基于小规模的单中心队列,现有的研究结论缺乏临床大数据的证据支撑。根据WHO肺类癌病理分类标准,不典型类癌
研究背景和目的:成骨不全(Osteogenesis imperfecta,OI)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骨骼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反复骨折和骨骼畸形,还有一些骨骼外表现,如蓝巩膜,牙齿发育不全(Dentinogenesis Imperfecta,DI)等。大部分OI是由I型胶原蛋白编码基因(COL1A1和COL1A2)的常染色体显性突变导致的,Ⅰ型胶原编码基因突变引起Ⅰ型胶原蛋白数量或结构的改变。过去十
背景:先天性色素痣(Congenital melanocytic nevi,CMN)是在个体发生时黑素细胞增生形成的皮肤良性病变。多在出生时或生后不久被发现。CMN在新生儿中的发病率为0.2%~2.1%。手术切除是治疗CMN最安全有效的方法。位于颜面部的CMN因心理社会因素而降低患儿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随着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CMN的恶
研究背景心肌炎是儿童常见且存在死亡风险的疾病。心肌炎临床表现多样,可出现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部分可发展为扩张型心肌病,早期诊断和治疗是预防严重并发症发生的关键。然而,心肌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相关文献报道,Notch通路参与了心肌炎的调控,Notch通路的激活可以减轻不同病因对心脏的炎性损伤。MAML3属于MAML的家族成员,是Notch信号通路中重要的转录共激活因子,在慢性炎症疾病中
研究背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指除了酒精、药物和病毒等明确的肝脏损伤因素以外,发生的以肝细胞内脂肪过度沉积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NAFLD不仅会显著增加肝脏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还与多种肝外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MicroRNAs(miRNAs)主要分布在细胞的胞浆及多个亚细胞器中,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分布的特征,这对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具有重要作用。然而,人们对细胞内miRN
在过去20年中,中国光伏发电产业以年均30%的速度增长,尤其是近两年,碳达峰和碳中和概念被频繁提及,新能源产业发展更为迅速。因此发展光伏发电产业前景广阔且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其技术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然而光伏发电系统仍存在安全可靠性差、电网适应性弱等技术问题,难以满足建设现代能源网络的重大需求,威胁我国的能源安全。光伏逆变器是光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光伏逆变器控制相关的研究吸引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口腔临床患者的首选修复方法是种植修复,金属材料钛由于其良好的生物性能被广泛用于制作成牙种植体。种植体植入体内后,由于长期在复杂的人体环境中,种植体表面的钛离子会释放到周围组织中。引起并加重种植体植入后种植体周围炎的原因之一可能是种植体表面释放的钛离子刺激明显的炎症反应,从而降低了骨与种植体之间的结合。目前对种植体周围炎所致的种植体不良骨结合的病理机制的研究是科研的难点之一,因此其
背景与目的 牙周炎是以牙龈炎症及附着丧失为特征的慢性感染性疾病。而牙周炎中组织破坏主要是由宿主应对感染的免疫应答反应引起的。作为炎性免疫反应中最重要的免疫活性细胞,巨噬细胞在牙周炎发生发展的病理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本实验以M2型巨噬细胞外泌体(M2 exo)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体外实验研究M2 exo对牙周膜干细胞(peri-odontal ligment stem cells,PDLSCs)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