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近年来,学前融合教育受到的关注度大幅提升,国家着力发展非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积极发展学前融合教育。教师教学支持关系着特殊幼儿全面发展,体现了学前教育公平的进程和水平,但在现实中,普通幼儿园教师进行融合教育实践时面临对特殊需要儿童支持不足的困难。本研究选取一所接收特殊需要儿童的幼儿园——L市A幼儿园,采用质性研究的范式,用观察、访谈、实物收集的方法,对学前融合教育教学中教师对特殊儿童的课堂教学支持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学前融合教育受到的关注度大幅提升,国家着力发展非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积极发展学前融合教育。教师教学支持关系着特殊幼儿全面发展,体现了学前教育公平的进程和水平,但在现实中,普通幼儿园教师进行融合教育实践时面临对特殊需要儿童支持不足的困难。本研究选取一所接收特殊需要儿童的幼儿园——L市A幼儿园,采用质性研究的范式,用观察、访谈、实物收集的方法,对学前融合教育教学中教师对特殊儿童的课堂教学支持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本研究将教师对特殊需要儿童的教学支持分为教师与特殊需要儿童的互动方式、课堂集体教学活动的教学组织形式、课堂集体教学活动的教学内容与资源开发、教师对特殊需要儿童的反馈与评价四个维度,教师与特殊需要儿童的互动方式主要观察教师的口头语言支持、肢体语言支持,教师与特殊幼儿的交流频率,以及教师的提问方式;课堂集体教学活动的教学组织形式主要观察教师组织教学的形式是否与教学内容相匹配,能否适应特殊儿童学习的特点;课堂集体教学活动的教学内容与资源开发主要观察教师能否设计适宜的教学内容,使用合理的教学资源,有意识的运用各种策略促进特殊儿童思维和技能发展;教师对特殊需要儿童的反馈与评价则是关注教师为特殊儿童提供反馈的质量,以及能否鼓励特殊儿童持续参与教学活动。研究认为,A幼儿园为特殊儿童参与课堂集体教学活动是提供教学支持的水平为中等,在“教师与特殊需要儿童的互动方式、教师对特殊需要儿童的反馈与评价”方面表现最好,课堂中老师在口头语言的使用上能做到规范、流畅、生动,对特殊儿童进行反馈时态度积极、鼓励性话语多,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特殊儿童的参与。在“课堂集体教学活动的教学组织形式”方面表现较好,老师对于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基本能做到与教学内容相适应,但还有一定改善空间。主要的不足之处在“课堂集体教学活动的教学内容与资源开发”这一维度,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主要面向普通儿童,没有考虑特殊儿童能否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常使用的教学资源较为固定,故教师不能在教学中运用有效策略,难以促进特殊儿童的思维与技能发展。针对支持的不足和教师面临的困境,研究者提出了五点解决措施:1.建立完善的职后培训体系,提高普通教师的融合教育知识与能力;2.善用现有资源,开发特殊需要儿童所需的教学资源;3.开展融合教育相关的教研活动,增强同事间的协调与合作;4.完善相关制度,为特殊需要儿童进行教育评估,根据评估调整安置方式、课程与教学;5.与相关高校、机构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其他文献
经济的高速发展与社会文化变革的交织作用推动了市场消费行为在传统教育模式中的渗透,教育活动日益面向外向化、多元化、复杂化的方向发展。当前我国激烈的升学竞争导致影子教育的规模和社会影响不断扩大,其社会接受度与认可度不断上升,但在家庭购买影子教育产品比重不断上升的同时也引起了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与此同时,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与影子教育城乡的空间问题日益突出,影子教育的城乡差异问题在社会学与教育学领域得到了重
城市消费空间是商业活动的重要场所,作为城市功能的重要载体,其合理布局在满足居民购物需求、合理配置资源、协调城市发展、繁荣商品经济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对城市消费空间活力的评价,在促进消费者对消费空间认识的同时,为商业空间规划提供前期研究支撑。将大众点评数据作为刻画城市消费空间活力及影响因素研究的基础数据,运用核密度估计法和基尼系数从类型、口碑度及消费档次等店铺特征数据属性入手,以街道为研究尺度,
丰富培智学校的教学模式是提高特殊教育办学质量的必然要求。落实劳动技能课的核心素养有利于充分发挥劳动对残疾学生独特的育人功能。因此,丰富劳动技能课的教学模式、落实劳动技能课的核心素养要求,深挖劳动技能课的育人价值很有必要性。以研究者实习学校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访谈、实物分析等方法收集劳动技能课相关资料,分析资料后发现,目前劳动技能课在教学实施中存在教学目标重具体技能、轻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内容零散
出行是每个人都具备的能力,个体通过出行才能实现与他人、社会、外界环境的互动。而视力障碍人士因为视觉的损伤或丧失,无法通过视觉辅助实现出行,因此需要接受定向行走训练,获得安全、独立、自如出行的能力。定向行走能力作为视力障碍人士生活、学习与工作必不可少的能力,与之相关的教学、训练与课程一直以来受到盲校、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与课程专家的重视。我国自1993年将定向行走课程纳入盲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此后定向行
小农耕作传统下,农民合作作为农民集体利益表达和村庄公共物品申诉的通道,填充了小农“公领域”的空白,承载着协调乡土“公领域”和乡村生态和谐的使命。但现实中,农民合作的实践却几经磨难: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前,农村地区大行农业集体化运动,“合作”成为时代基调,但后期的过分集中逐渐消散了农民合作的积极性,开始出现“去合作”现象;改革开放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让农民走上了“去合作”化的道路,单个农户与
本论文以“民国时期女画家裸体绘画研究”为题目,主要研究二十世纪初民国女性画家群体对裸体绘画的创作实践,探寻区别于传统男性视角下对裸体的呈现。通过对具体的作品探析,总结该时期裸体绘画的艺术语言,深层次挖掘隐藏于图像背后女性心理及审美意识的变化。顺应时代潮流,负笈西行的女画家们有机的撷取西方绘画艺术中的表现特征,加入中国传统民间绘画元素,创作出具有东方韵味的裸体形象,开拓出一条西画在中国本土化的道路,
人口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是国家发展的基础性、全局性、长期性和战略性要素。2020年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结果显示我国育龄女性总和生育率仅为1.3,进入了极低生育水平。而低生育水平将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阻碍社会的发展进步和长治久安,提高生育率已变得刻不容缓。故在低生育率背景下研究育龄女性生育支持对生育意愿的影响具有现实意义。本研究构建包含工作、生育服务、儿童照料、住房以及经济五方面的生育支持
基于新经济、新基建、新客群和新要求,中国的体育旅游以创新突破来实现多元发展,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衍生产业融合新业态。本文为推动裕固族传统体育赛事旅游资源开发、打造民族传统体育品牌赛事、打通民族地区体育旅游新通道、促进裕固族传统体育赛事与旅游融合,通过梳理肃南裕固族地区传统体育赛事与当地旅游融合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探寻肃南裕固族地区传统体育赛事与旅游融合的驱动因素、内在机理、形成机制和演化过
现阶段,国内各地在加快推行“放管服”改革,这是我国政务服务改革的必然要求,对公安机关来说,积极实施“放管服”改革,能够进一步强化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理念,提升社会大众对公安机关的满意度。目前,浙江省已经在推行“放管服”改革,积极实施“一窗通办”的政府系统,提升市民办理各项业务的效率与质量。因此,本文从浙江省公安机关政务的角度出发,探讨“一窗通办”在H区公安系统的应用现状与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基
圣所庇护权是中世纪一项重要的宗教特权,它对西欧中世纪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方面均产生过重要的影响。英格兰圣所庇护权的产生是多种因素、多种力量共同作用和推动的结果。罗马帝国传统为圣所庇护权的产生提供了思想依据,基督教自身的发展是英格兰圣所庇护权的产生的重要推动力和催化剂,世俗王权为圣所庇护权的产生提供了重要保障,中世纪英格兰社会生产生活对修道院教堂等宗教场所的依赖和密切关系也赋予圣所庇护权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