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方星电源系统设计与试验

来源 :南京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kguo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源系统作为立方星的关键系统,担负着星上能源的获取、存储和分配任务,是保证其他子系统正常工作的基础。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最大功率点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MPPT)技术的立方星电源系统设计方案。采用三结砷化镓(Tri-Junction GaInP2/GaAs/Ge)太阳电池作为星上能量来源,选用18650锂离子电池作为储能电源,利用软件算法实现基于变步长扰动观察法的MPPT模块设计,同时采用商用集成器件实现电压转换和过流保护电路。根据电源系统可靠性设计要求,分别从MPPT转换器、电池组、过流保护电路以及微控制器等方面进行可靠性设计,同时实现了电源系统的自我管理和控制,提高系统可靠性。根据上述方案研制出电源系统原理样机并对其进行了相关测试,测试结果表明MPPT模块跟踪精度达到2%,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动态跟踪效果;电源转换模块综合转换效率能够达到90%,最高可达95%;短路保护输出电路能够实现快速短路保护,提高了对外输出的可靠性;软件过流保护能够实现200ms级别的过流保护响应,同时实现了输出端口的智能管理。为测试该电源系统是否满足NJUST-1立方星的在轨应用,利用Simulink对电源系统建模并进行能源平衡仿真,仿真结果得到正常模式能够实现能源平衡,且存在一定裕量,而载荷模式不能实现能源平衡,因此需要通过系统管理保证周期性工作。同时搭建了半物理仿真平台,利用太阳方阵模拟器模拟在轨电池阵输出并接入了电源系统原理样机,测试结果同Simulink仿真结果相符合,表明按照当前设计,整星在轨可以实现长期稳定运行。上述结果表明该电源系统符合低成本、高效率、低能耗的设计要求,满足立方星的应用需求。
其他文献
高频等参数感应测井不同于常规感应测井,它采用等参数设计,能够较详细地划分地层电阻率剖面。本文首先介绍了陆源沉积储层的地质模型,胜利油田部分油、气田储集层的岩石物理学特
工业机器人是集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传感器、人工智能等多学科先进技术于一体的现代制造业重要的自动化装备,其技术附加值很高,应用范围很广。机器人的轨迹规划是机器
综合运用岩心资料、测井资料、地震资料,对济阳坳陷上第三系河流相层序地层学进行了系统研究.首先,阐述了济阳坳陷上第三系层序地层划分与对比的方法,建立了全坳陷的层序地层
本文尝试分流动单元来建立测井解释模型,从而提出了一种新的地质条件约束下的测井解释与评价方法,即流动单元约束下的测井评价方法.该方法是在常规测井二次解释的基础上,引入
高精度瞬变电磁法成为当下地球物理勘探中一个非常热点的研究对象。目前国内外关于瞬变电磁的解释技术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层状介质反演;另一类是电导率-深度转换的近似解释
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重要基础产业,作为先进制造技术的基础设备,数控机床一直是研究的重点。精度作为衡量数控机床性能的重要指标,长久以来都
本文结合广西215地质队的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广西大厂矿田地质矿产数据库的建立与开发”选题,以空间信息统计学这一边缘交叉学科的理论为指导,开发了“广西大厂中央资源数据
高分辨抛物线拉冬变换已广泛应用于地震资料的处理和解释中,但由于其算法中存在变量对角矩阵,从而破坏了托布利兹结构,对处理大型数据是相当昂贵的.该文详细讨论和分析了抛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