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共支出的挤出效应分析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kaihao_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8年下半年,为了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国内需求不足,我国开始实施以扩张公共支出为特征的积极财政政策,以配合从1996年就已开始实施的货币政策。积极财政政策的推行,引发了大量关于积极财政政策的经济效应的研究。公共支出到底对总需求产生了多大的影响?它是否会挤出私人投资?是否会挤出私人消费?是否影响到净出口?一系列基于传统的凯恩斯主义分析框架、关注于公共支出的挤出效应的理论和经验研究纷纷涌现。本文在对这些研究文献加以梳理的基础上,集中于对公共支出的挤出效应进行系统的经验研究,以便能够较为全面地理解积极财政政策的经济效应。 本文在导论部分介绍写作动因,研究主题、思路与方法,篇章结构,主要创新与不足等;第1章基于IS-LM框架,选取1986~2005年间的年度数据,大致估计我国各年财政乘数;第2章分析公共支出对私人投资的挤出效应。首先介绍国内外研究进展及相关结论。接着选取我国1992~2005年间季度数据,构建包括税收、公共支出、M1和私人投资的四变量的SVAR模型。发现短期内,公共支出少量挤出投资,很快变为挤入效应,并分析了主要原因。第3章研究公共支出对消费的影响。在对相关研究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构建了税收、公共支出和消费三变量SVAR模型,发现公共支出增加挤出消费,接着解释了原因。第4章探讨公共支出对进口和出口的影响。在介绍国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取我国1992~2005年季度数据,构建税收、公共支出、出口和进口四变量SVAR模型,通过研究公共支出对出口和进口的影响趋势来分析公共支出对净出口的影响。发现增加公共支出会挤入净出口。并给出了挤入净出口的可能原因。第5章是本文的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的主要贡献是从经验分析的角度,系统研究了我国公共支出对私人投资、消费和净出口的挤出效应。其次,国内尚未有人关注积极财政政策对净出口的影响,本文的研究弥补了这一缺憾。
其他文献
本文对知识产业与城市空间结构的相互影响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如下: ①研究了知识产业的基本理论。通过研究诸学者对知识产业的定义,提炼出知识产业的核心内涵,认为知识产业
入世以后,我国的金融业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金融业将融入到全球金融服务竞争中,我国商业银行将与外资银行展开直接的、零距离的全面的竞争。西方国家基本上都实现了利率
本文对台湾风险投资现况与两岸风险投资合作进行了研究。文章通过对风险投资的起源、特征、组织形式、退出机制等问题进行研究,同时分析对比了各主要国家风险投资业的特点,特别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国际分工多样化的愈深趋势,两岸中小企业在各自经济体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怎样促进中小企业竞争力,成为了影响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问题。本文对两岸中小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