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打磨自由曲面的轮廓跟随恒力控制算法研究

来源 :广东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8865205208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市场上传统的工业机器人都是基于位置控制的,它能很好地完成如喷釉、搬运和焊接等非接触或者对接触力大小没严格要求的工作。但是,对于打磨和抛光的应用来说很小的位置误差都会产生很大的接触力变化。通常由于轨迹规划的误差,有的地方因为打磨力太小而没有达到期望的打磨效果,有的地方因为打磨力太大而导致工件的损坏。因此,对接触力控制精度有严格要求的打磨和抛光工作来说工业机器人根本无法使用。本文针对陶瓷素坯打磨和不锈钢制品抛光的应用,开发基于位置控制的机器人力控制算法,实现对刚度和形状参数未知的曲面轮廓跟踪与恒力控制。  首先,对机器人打磨曲面的过程进行受力分析,分别在自由空间和受力空间建立基于位置的阻抗控制方法。通过机器人的位置和姿态修正来实现机器人与环境的接触力控制,并对打磨过程中针对机器人的打磨工具与工件的干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轨迹修正方法。  然后,通常我们难以建立6R机器人精确的动力学模型,这会对阻抗控制算法的力控制效果造成干扰。因此,本文将使用平面2R机器人作为仿真对象,根据平面2R机器人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方程再结合阻抗控制的数学模型推导出机器人与环境接触的动力学方程,建立了传统阻抗控制的仿真模型和自由空间的阻抗控制仿真模型。另外,为了提高力控制的精度和鲁棒性,在受力空间的阻抗控制模型中提出了基于模糊PI的力闭环阻抗控制方法,并建立了仿真模型。  其后,通过仿真实验分析阻抗控制器的参数(惯性矩阵、刚度矩阵和阻尼矩阵)对接触力控制的影响。另外,通过不同刚度的环境分别对传统阻抗控制方法和本文提出的阻抗控制方法进行仿真对比实验,验证本文提出的阻抗控制方法对接触力控制的效果。  最后,基于安川的 HP20D机器人本体和固高的控制器搭建机器人与环境接触的力控制实验平台,并对力传感器采集的力信号进行滤波和重力补偿处理;通过阻抗控制算法实现机器人的柔性化,改善人机交互的性能;通过机器人与自由曲面接触的实验,验证本文提出的基于模糊PI的力闭环阻抗控制方法能实现对刚度和形状参数未知的曲面轮廓跟踪和接触力的控制。通过与传统阻抗控制方法打磨工件的效果对比,验证了本文提出的力控制方法在解决陶瓷素坯打磨和不锈钢制品抛光的力控制上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本项目研究了阿魏酸酯酶产生菌的筛选、产酶发酵工艺、酶的分离纯化工艺、阿魏酸酯酶复合制剂及其在生物法溶解浆制备过程中的应用技术等。阿魏酸酯酶(E.C.3.1.1.73)是生物学中很重要的一种酶,广泛分布在植物和微生物中,它可水解3-甲氧基4-羟基肉桂酸(阿魏酸)和糖类之间连接的酯键,水解出的阿魏酸和糖类,随后被用于生物活性物质的合成,其中的一部分被纯化并赋予特定功能。阿魏酸酯酶水解参与阿拉伯木聚糖交
绝缘端子又称为冷压端子,是用于实现电气连接的一种配件产品。绝缘端子的塑料绝缘材料护套和导电部件直接关系到绝缘端子的质量,它们分别决定了绝缘端子的绝缘性能和导电性能。
期刊
舵机是机器人中的一种重要部件,舵机本质上是一个位置伺服驱动器,适用于那些角度位置不断变化的场合。数字电动舵机以其控制精度高、可靠性高、控制简单等优点,在机器人行业得到
外骨骼式机器人是目前机器人研究中的前沿领域,是各发达国家争先研究的课题之一,特别是应用于军事上的单兵作战之中。本文作者基于人体仿生原理设计了一种外骨骼式机器人。首先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