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使用时间过长、施工不规范、维护管理不当等原因,城市排水管道普遍存在障碍物等功能性缺陷。管道内障碍物的存在,势必会使管内水的流动状态发生改变,如何通过状态改变来评价障碍物对管道过流能力的影响是本文的重点内容和任务。立足经典水力学理论,结合排水管道特性以及现行管道设计标准,自行搭设了一套透明的排水管道装置,制作了四种等级障碍物(每种等级两个),用于研究管道内障碍物对过流能力的影响。整套装置具有便于观察管内水流状态、可控坡度和流量以及对管道各处的水深进行大范围、大密度的测量的特点。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无障碍物时,管道内的水流稳定后为正常的均匀流,加入障碍物后,由于障碍物的阻挡作用,上游出现壅水现象,并产生一列水波往上游传播,直到管口。上游水位持续增加,最后从障碍物顶部漫出,形成堰流;由于水流从障碍物顶跌落,形成急流,水深降低,水流加快,随着流动距离的增加,流速逐步减小,水深增加,形成水跃,最终水深在管道出口前恢复到无障碍物时的水深深度。加入第二个障碍物时,两障碍物之间的急流遇到阻碍发生强烈的紊动现象,同时也产生一列水波往上游传播,由于第一个障碍物后水流速度快于波速,水波在两个障碍物之间消失,未能继续向上游传播,水深增加并在第二个障碍物顶漫流,形成堰流,相关的水力状态与只有一个障碍物时的相同。水流稳定后,第一个障碍物上游水深进一步增加。第一个障碍物上游水深随着坡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着障碍物等级的增大而增大。针对实验过程中水力状态,文中用理论进行了定性分析,并着眼水深变化这一因素,将管内流动近似堰流处理,得出不同的障碍物等级下,流量与堰上水头的拟合关系,以此为基础,从工程的角度,定义一种方法,将障碍物对实际工程的管道过流能力影响进行量化,得出不同等级障碍物对不同坡度和设计充满度的管道过流能力降低量图表,能够为管道设计和维护提供参考,具有重要工程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