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是对初中思想品德课活动教学进行研究。初中思想品德作为一门旨在促进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并内化为学生行动的学科,学生在沉重的学习压力下,对思想品德学科毫无兴趣可言,只是疲于应付。教师改进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势在必行。教师要做到减轻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负担,同时又不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业成绩。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学生喜欢思想品德课,对思想品德课感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大大地提高学生思想品德课的学习效率。思想品德教学如能通过活动教学的方式教学,学生在思想品德学科学习过程中兴趣被调动起来,从而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学生在学习思想品德这门学科过程中不再感受到学习是一种负担,学生能在“活动”中习得知识、获得能力,促进思想品德观念的形成和发展,并内化为行动。初中思想品德课活动教学就是教师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把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和创设成具有教育性、探索性、操作性的学生主体性活动形式,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主动创造为基本特征,让学生实践、体验公民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生活,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行为习惯,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个性行为等全面和谐主动发展为目的的一种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本研究以文献法、问卷调查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在查阅相关文献和系统把握活动教学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我市4所公办初中学校的听课和调查问卷,大致了解了目前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状况及部分学校开展活动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基础上,结合相关理论和调查,分析存在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初中思想品德课活动教学有效开展的对策,并将对策应用于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通过实践,探索出思想品德学科教学新思路。然后推广到思想品德日常教学中,以解决传统思想品德课教学存在的弊端,让学生在民主、平等、和谐、愉悦的气氛中学习,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个性行为等全面和谐主动发展;同时,期待本研究能为思想品德课教学方式的改变提供一些实践依据,为改善目前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教学提供一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