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儿童偏差行为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在二胎政策开放以前,社会上倡导每个家庭只生育一个孩子,不少家庭也呈现出典型的“四二一”模式。孩子作为家里的“独苗”,受到的呵护和宠爱不必多言,有些家庭甚至忽视了对孩子的正常教育,“溺爱”、“放纵”是他们教育的常态,诸如在家里不懂得尊老爱幼,学校里打架、谩骂同学,公共场合破坏公共设施等等。这些现象或许在家长眼里不以为然,但在这种不正确教育方式的强化影响下,儿童无论是在身体、心理、社会都难以达到健康、完好的状态,从而产生行为偏差,不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因此,需要了解儿童的生活状况、心理状态,运用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介入,同时适当改变父母或老师的教育观念,为儿童营造一个健康、积极的成长环境,纠正儿童偏差行为。本文以深圳市南山区风华社区的一名存在偏差行为的儿童为例,采用无结构访谈法对其行为问题进行分析,从家庭、学校等方面探索产生这一行为问题的原因,寻求解决儿童偏差行为问题的策略和方法,使得儿童能够在成长道路上获得正确的教育和引导方式,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全文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讲述了研究的背景及意义、文献综述的梳理、相关概念界定、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等;第二部分是对服务对象的问题及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简单阐述了介入方法;第三部分是在对服务对象的问题和原因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行为治疗模式的相关方法的技巧介入儿童偏差行为的过程及评估;第四部分是此次研究的结论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