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应用Robson分类系统结合产妇的人群特征对医院剖宫产率进行回顾性分析,实时监测“二孩”政策实施前、后3年的剖宫产率、剖宫产手术指征、产妇人群特征及出生婴儿性别等相关信息,分析其相关因素,为剖宫产率监控措施和临床实践提供科学数据。方法选择某医院近6年(2010年10月1日-2016年9月30日)住院分娩的12041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收集产妇住院电子病历所有临床资料,并配合《住院分娩登记本》对相关信息进行补充完善,依据孕周、产次、分娩方式、胎位、胎儿数量共五项特征将产妇分为10组。分析医院总剖宫产率变化趋势和收治产妇的人群特征;分析近4年内(2013年至2016年)剖宫率下降明显的初产妇、经产妇、异常胎位产妇、早产等人群剖宫产手术指征的变化特点,以及其与二孩政策、出生婴儿性别比之间的关系。采用Epi Data 3.0录入数据,SPSS 16.0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剖宫产率、剖宫产手术指征及产妇特征构成比分布用趋势性χ2检验(理论频数小于1者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出生婴儿性别比变化用行×列表资料的χ~2检验,检验标准取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医院总剖宫产率近6年期间从66.9%降低至44.2%。其中,单胎头位孕足月初产妇组、经产妇无子宫疤痕组和早产妇组剖宫产率下降趋势明显;疤痕子宫、异常胎位组剖宫产率变化无统计学差异。(2)各组产妇特征显示:孕足月单胎头位妊娠自然分娩组(R′1、R′3)、疤痕子宫再妊娠组(R5)、所有臀位妊娠组(R6、R7)和双胎妊娠组(R8)呈上升趋势,孕足月单胎头位妊娠剖宫产组(R′2、R′4)呈下降趋势。(3)近4年内剖宫产手术指征显示:单胎头位孕足月初产妇组(R′2)脐带因素、胎儿窘迫、羊水过少、社会因素和头盆不称明显下降;经产妇无子宫疤痕组脐带因素、头盆不称、社会因素呈下降趋势,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明显增加;早产组以疤痕子宫、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分别位于第一,第二。(4)医院年度总出生婴儿男女性别比是110~128:100,R′1组女婴多且比例稳定,R10组(早产)和经产妇组(R′4、R′5)男婴比例高,但R′4组2015、2016年度男婴比例下降明显。结论不同人群特征产妇的剖宫产率、剖宫产手术指征变化趋势差异明显;单胎头位初产妇、无子宫疤痕经产妇和早产者是医院降低剖宫产率的重点监测人群;胎儿窘迫、头盆不称、脐带绕颈和社会因素等剖宫产手术指征是医疗机构加强监管的重点;疤痕子宫再妊娠、臀位、双胎妊娠者的剖宫产率及构成比变化存在不确定性;异常增高的剖宫产率对母婴健康危害已经显现。继“二孩”政策实施之后对医院剖宫率有一定的影响,阴道助产、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臀位助产及围生期保健是现阶段产科医疗技术水平的重点和难点。应用Robson分类系统结合产妇人群特征对剖宫产率、剖宫产手术指征进行分层分析,提高了监测数据的可比性。